責任編輯:牛樂耕
為進一步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入腦入心、走深走實,省社科聯組織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社科專家走基層”活動,組織社科專家直奔基層、直面群眾,開展互動式宣講,以小切口詮釋大主題,以小故事闡述大道理,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8月12日,“社科專家走基層”宣講調研活動走進省社科聯第一書記幫包村莘縣張魯回族鎮馬村,德州市政協委員、民建德州市委二級調研員周相國聚焦家庭環境和家風家教,從親身經歷和實踐出發,分享了家庭家教家風家訓對青少年思想品德養成的感受,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轉化成“群眾語言”,以“家常話”式的宣講方式,為農村群眾、家長學生、基層干部等送去精神食糧。社科專家答疑解惑、互動交流,宣講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現場氣氛熱烈,“聲”入人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樹立了新坐標、指明了新路徑。全會提出,完善立德樹人機制,健全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治理中作用的機制,這為深化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加強和創新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好家庭好家風好家教是基層治理的“穩定器”,家庭和睦,社會才會和諧;家教良好,未來才有希望;家風純正,社會才會充滿正能量。
周相國通過大量鮮活、引人深思的案例故事和生動幽默、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好家庭好家風好家教對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及對一個家庭和整個社會的重要性,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做一個合格的家長與經營好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的內在聯系,系統的介紹了尊重、信任、規則、陪伴、表揚的重要性。她表示,夫妻關系在家庭中具有重要地位,夫妻關系的和諧與否,直接關系到孩子的安全感和家庭溫馨氛圍的形成,就夫妻與親子之間如何通過溝通、換位思考和鼓勵來增進彼此的理解與情感,做到尊重、信任、陪伴等方面給出科學指導方法,引導家長更新家庭教育理念、轉變夫妻親子教育方式方法,以達到更加和諧的家庭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干部是黨和國家干部隊伍的基礎,是做好基層工作的骨干力量。基層干部身處一線,既是黨情民情的“親歷者”,也是國家政策的堅定“執行者”,更是維護黨的形象、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實踐者”。基層干部要情系基層,把群眾事當家事、把老百姓當家[詳細]
基層通常指國家組織體系中最接近人民群眾的層級,基層基礎即基層的根基、底盤,是對國家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根本或基點。我國的基層基礎在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是社會治理最基本的單元,跟群眾的聯系最直接最緊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基層基礎作[詳細]
把牢價值取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必將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詳細]
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決定》各項改革舉措上來,定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詳細]
充分發揮數據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的作用,有助于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展望未來,我們還需要繼續完善數字經濟治理,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動數據要素更好賦能經濟發展和美好生活,構筑國家競爭[詳細]
破除與新發展理念不符的體制機制弊端,形成有利于新發展理念落實落地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詳細]
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點上,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把《決定》謀劃的改革任務落到實處,將深化改革與制度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定能以“中國之制”的新優勢推動“中國之治”邁向新境界。[詳細]
充分調動各方面改革積極性,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在新征程上書寫出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詳細]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應立足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從學理上研究和闡釋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以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彰顯知識體系的自主性,以知識體系的自主性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現代化的原創性貢獻。[詳細]
題定綱成,乘勢而進。立足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抓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解決的重大體制機制問題、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時不我待,責無旁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