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練掌握其中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斷提高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系統觀念”“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是人們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思想指引行動,方法影響成效。只有掌握和運用科學思想方法,才能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律,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掌握和運用科學思想方法是我們黨不斷取得勝利的寶貴經驗。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認為,我們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學,很需要從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觀察世界、引領時代、指導實踐,強調“堅持系統觀念,用系統論的思想方法分析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思想既講是什么、為什么,又講怎么看、怎么辦,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或船”的問題,生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掌握和運用科學思想方法是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要實現的中心任務是宏偉的、遠大的,也是長期的、艱巨的,要求我們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深刻把握歷史規律、總結歷史經驗,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保持戰略清醒和戰略定力,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掌握歷史主動、不斷開拓新局;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不斷破解改革難題、發展課題、矛盾問題;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大力推進改革創新,運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對各種風險挑戰做到胸中有數,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新時代新征程,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掌握、有效運用科學思想方法,不斷提高能力和本領,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把美好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思想方法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學習、思考和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廣大黨員干部要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系統掌握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科學體系,把握好其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這樣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對頭,認識問題才站得高,分析問題才看得深,開展工作也才能把得準。要善于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在錯綜復雜的形勢面前,科學分析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全面看待前進道路上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各項決策部署,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作者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