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踐行宗旨為民造福,就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真正做到把“人民至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推進主題教育取得實效,必須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更好的教育”改變無數人命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億人,“更穩定的工作”托舉出彩人生;人均預期壽命2021年已達到78.2歲,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6億,“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護佑全民健康……新時代這十年,民生答卷有分量、有溫度,映照出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底色。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踐行宗旨為民造福”是五個具體目標之一。努力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覺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深厚情懷和使命擔當,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創新時代歷史偉業。堅持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基點、價值支點、實踐原點。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排在“六個必須堅持”的首位。踐行宗旨為民造福,就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真正做到把“人民至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號,必須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脫貧攻堅、污染防治、清潔取暖、全民健身、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老舊小區改造……樁樁件件,記錄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億萬人民風雨無阻向前進的鏗鏘足跡。前進道路上,從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到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從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到補齊醫療衛生特別是城鄉基層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的短板,推進主題教育取得實效,必須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不久前在廣東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各級黨委(黨組)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掌握運用,抓好調查研究成果轉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專項整治突出問題,最終以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根本評判標準。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黨的二十大閉幕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考察時強調:“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共產黨當家就是要為老百姓辦事,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向未來,心中裝著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腳踏人間正道,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只要我們始終清醒認識自身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在占據先機時能順勢而為、面對困難時敢逆勢而上,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就一定能夠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以人民至上的情懷、接續奮斗的戰略目標和環環相扣的工作部署,實現中華民[詳細]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我們將牢牢把握發展機遇,實施深化拓展綜合改革攻堅行動,聚焦營商環境、科技創新、城鄉一體、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民生保障和黨建引領等領域,加強改革系統集成,穩扎穩打、協同推進,以改革合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詳細]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制定更加科學、更加精準的政策,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繼續充分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就能進一步增強穩投資對擴大國內需求、穩[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因此,應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為廣大網民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詳細]
我們黨每逢重大歷史關頭,都要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全黨思想,每次黨內集中教育也都堅持把黨的理論學習作為首要任務并貫穿始終,為全黨團結統一奠定堅實思想基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實現黨的思想、意志、行動的統一,最根本的就是靠理論武裝。理論強,[詳細]
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他們人生的黃金時期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相吻合,當代青年的全面發展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百年接續,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必將以青春之力譜寫新的盛世華章。[詳細]
任何有效的社會治理活動,應當始終關注作為實踐主體的人。現代數字科技賦能政府治理,可能會面臨諸如現實情感交流空間壓縮、技術設計的單邊化與封閉化、情感激勵與反饋機制缺失等問題,因此應注意避免“只見數字不見人”的現象,在數字政府建設中重視提升其“情感溫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