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袁紅英
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我們要深入研究闡釋,不斷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和把握。
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斗,就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它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體現了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黨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實踐證明,只有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
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趕超性與前瞻性。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建立起世界上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推動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從一窮二白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現了后發趕超。與此同時,我們黨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推動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改善。
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繼承性與創新性。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堅持馬克思主義“人靠自然界生活”等重要思想,又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傳統智慧。在此基礎上,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通過創新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構建跨省流域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全力打造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的美麗中國圖景。
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和平性與包容性。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在發展上,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在安全上,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在文明上,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打破了“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體現出鮮明的和平性與包容性。
(作者為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只要我們始終清醒認識自身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在占據先機時能順勢而為、面對困難時敢逆勢而上,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就一定能夠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以人民至上的情懷、接續奮斗的戰略目標和環環相扣的工作部署,實現中華民[詳細]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我們將牢牢把握發展機遇,實施深化拓展綜合改革攻堅行動,聚焦營商環境、科技創新、城鄉一體、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民生保障和黨建引領等領域,加強改革系統集成,穩扎穩打、協同推進,以改革合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詳細]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制定更加科學、更加精準的政策,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繼續充分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就能進一步增強穩投資對擴大國內需求、穩[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因此,應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為廣大網民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詳細]
我們黨每逢重大歷史關頭,都要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全黨思想,每次黨內集中教育也都堅持把黨的理論學習作為首要任務并貫穿始終,為全黨團結統一奠定堅實思想基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實現黨的思想、意志、行動的統一,最根本的就是靠理論武裝。理論強,[詳細]
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他們人生的黃金時期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相吻合,當代青年的全面發展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百年接續,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必將以青春之力譜寫新的盛世華章。[詳細]
任何有效的社會治理活動,應當始終關注作為實踐主體的人,F代數字科技賦能政府治理,可能會面臨諸如現實情感交流空間壓縮、技術設計的單邊化與封閉化、情感激勵與反饋機制缺失等問題,因此應注意避免“只見數字不見人”的現象,在數字政府建設中重視提升其“情感溫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