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何虎生
核心閱讀
我國能夠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習近平總書記始終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舉國上下始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起抗擊疫情、戰勝困難的強大合力。前進道路上,形勢越是復雜、任務越是艱巨、目標越是宏偉,越要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抗疫,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跡。我國能夠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習近平總書記始終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舉國上下始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起抗擊疫情、戰勝困難的強大合力。奮進新征程,必須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用新的奮斗創造新的偉業。
抗擊疫情需要團結奮斗
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也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領導人民贏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重要密碼。一百多年來,黨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
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三年多來,從原始株到德爾塔、奧密克戎,病毒不斷變異,只有不斷調整應對策略和手段,加強科技研發攻關,加強醫療資源建設和統籌,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只有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才能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質保障,保障好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加強防控救治、保障群眾生活、確保經濟社會正常運行,三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缺一不可。我們堅持“全國一盤棋”,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團結一致、攜手奮斗,落實落細各個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努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這次疫情也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范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考驗人類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幾乎所有國家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各國都面臨著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的艱巨任務。無論是阻擊病毒的傳播蔓延,還是抵御全球經濟衰退,都需要國際社會團結合作,都需要堅持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遺憾的是,一些國家出于政治目的,一些政客出于一己之私,散布謠言、抹黑他國,在需要世界各國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時候,忙于轉嫁矛盾、“甩鍋”推責,進一步加劇了疫情在世界各地的反復肆虐。實踐證明,面對傳染病大流行,搞政治操弄不僅絲毫無助于本國抗疫,還會擾亂國際抗疫合作,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更大傷害。
依靠團結奮斗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
三年多來,我國抗疫防疫歷程極不平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強烈的歷史擔當和強大的戰略定力,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同心抗疫,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
在政治上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治理我們這樣的大黨大國,如果沒有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如果沒有全黨全國思想統一、步調一致,什么事也辦不成。三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第一時間實施集中統一領導,建立起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各地區各方面各負其責、協調配合,集中統一、上下協同、運行高效的指揮體系,為應對疫情提供了有力保證。正是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我們在有效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同時,實現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綜合國力穩步提升。這與一些國家選擇“躺平”、寄望“躺贏”的消極防疫形成鮮明對比,充分證明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戰勝疫情的根本保證。
在思想上堅持科學理論指導,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學指引。堅持科學理論指導和正確道路指引,才能牢牢掌握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主動。三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有效應對疫情挑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黨中央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觀念、辯證思維,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時因勢不斷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以防控戰略的穩定性、防控措施的靈活性,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疫情形勢,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較強、致死率較高的病毒株的廣泛流行,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實踐證明,黨中央對疫情形勢的重大判斷、對防控工作的重大決策、對防控策略的重大調整是完全正確的,措施是有力的。
在行動上堅持大團結、大聯合,打贏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面對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斗爭,黨和人民始終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堅定不移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國有企業、公立醫院勇挑重擔,各類民營企業、民辦醫院、慈善機構、養老院、福利院等積極出力;廣大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基層黨組織奮戰在前、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軀筑起阻擊病毒的鋼鐵長城;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民警奮勇當先,廣大科研人員奮力攻關,數百萬快遞員冒疫奔忙,環衛工人起早貪黑……在極不平凡的抗疫防疫歷程中,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做了大量工作,各行各業共克時艱,14億多中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幼,堅韌團結、和衷共濟,共同抵御疫情重大挑戰,最終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
與此同時,我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肩負大國擔當,同世界各國共克時艱。我國本著依法、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第一時間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信息,盡己所能向國際社會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支持全球抗擊疫情。同時,堅持舉辦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廣交會等,以自身開放合作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作出重要貢獻,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勁動力,給出了團結合作抗擊疫情的中國方案。
團結奮斗是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重要保證
抗擊疫情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戰勝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前進道路上,形勢越是復雜、任務越是艱巨、目標越是宏偉,越要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能團結奮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斗的政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疫情發生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領導組織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共同抗擊疫情,充分展現出我們黨是最講團結、最能奮斗的最先進政治力量。黨的遠大志向和抱負賦予共產黨人團結一心、頑強拼搏的強大動力。14億多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肩并肩、心連心,把個人冷暖、集體榮辱、國家安危融為一體,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是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鞏固黨的團結統一,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一定能夠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我們依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還要依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只要14億多中國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思想上的同心同德激發行動上的共同奮斗,用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筑起防范化解各種風險挑戰的銅墻鐵壁,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就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奮力實現既定目標。
團結合作是應對共同挑戰的人間正道。面對疫情大流行,誰都無法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是最有力武器。搞病毒污名化、溯源政治化同團結抗疫的精神背道而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順應歷史大勢和時代潮流,從根本上回應了世界各國追求發展進步的共同訴求,凝聚了各國人民建設美好未來的最大公約數,不僅是應對疫情的正確選擇,更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多邊主義、走團結合作之路,我們一定能夠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前進道路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善于運用制度力量應對風險挑戰沖擊,以“中國之制”保障“中國之治”,我們一定能經受住一次次風險考驗,不斷化危為機、浴火重生,開辟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未來。[詳細]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在整體把握、融會貫通中不斷做好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深化、內化、轉化工作,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不斷推動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詳細]
在行業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的過渡階段,堅持穩中求進,以技術創新為內生動力,以市場機制為根本依托,以政策環境為有力保障,定能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添磚加瓦。[詳細]
我們堅信,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會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帶來更加進步和繁榮的中國和世界。[詳細]
只要我們始終清醒認識自身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在占據先機時能順勢而為、面對困難時敢逆勢而上,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就一定能夠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以人民至上的情懷、接續奮斗的戰略目標和環環相扣的工作部署,實現中華民[詳細]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我們將牢牢把握發展機遇,實施深化拓展綜合改革攻堅行動,聚焦營商環境、科技創新、城鄉一體、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民生保障和黨建引領等領域,加強改革系統集成,穩扎穩打、協同推進,以改革合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詳細]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制定更加科學、更加精準的政策,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繼續充分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就能進一步增強穩投資對擴大國內需求、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