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仲 音
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研究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會議指出,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必須全面認識、正確看待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口問題,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作出適時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大決策,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必須深刻認識到,人口是現代化建設最基本的支撐。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全面提升人口素質,歸根結底要激發14億多人民的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人口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變化,符合人口自身發展趨勢和人口與經濟社會相互作用的客觀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我國人口發展出現了一些顯著變化,既面臨人口眾多的壓力,又面臨人口結構轉變帶來的挑戰。”準確把握人口變化趨勢性特征,深刻認識這些變化對人口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挑戰,對于謀劃好人口長期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要看到,我國總人口增速明顯放緩,生育水平持續走低,老齡化程度加深,“少子老齡化”將成為常態,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結果,也是世界尤其是發達國家普遍面臨的問題。面對新形勢,必須完善新時代人口發展戰略,把握人口發展的有利因素,積極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努力實現人口高質量發展,牢牢掌握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主動。
全面認識、正確看待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全局、看趨勢、看長遠。這就需要以全面的視角把握人口變化,以辯證的思維看待人口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加強人口形勢研判、分析和政策應對。應當看到,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將長期存在,人口與資源環境仍將處于緊平衡狀態。同時,我國有近9億勞動力,每年新增勞動力都超過1500萬,人力資源豐富仍然是我國的突出優勢。更重要的是,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可以說,我們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面向未來,隨著人口素質的提高,人口資源的優勢將得到有效發揮,會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升級、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人力資本支撐。
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口問題仍然是必須始終高度關注、穩妥處理的重大戰略問題。新征程上,堅持人口高質量發展,立足戰略統籌,強化人口發展的戰略地位和基礎作用,創造有利于發展的人口總量勢能、結構紅利和素質資本疊加優勢,我們就一定能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基礎和持久動力。
這既是深情厚愛和殷切囑托,更是實踐要求和激勵鞭策,為廣大青年矢志服務鄉村振興、唱響農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指引和遵循。紙短情長、言深意重。廣大青年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堅定理想、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詳細]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的諸多困難挑戰迫切要求我們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這就需要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深刻洞悉世情、國情、黨情、民情,最大限[詳細]
“就像過年一樣!”廣交會時隔三年全面恢復線下展,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均創新高?纯催@個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實現外貿促穩提質的目標是有支撐的。[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力量源于團結!眻F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詳細]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總要求。牢牢把握這一總要求,要深入領會其重要意義,全面把握其豐富內涵,切實將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詳細]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推高質量發展。[詳細]
寓活力于秩序、寓秩序于活力,在改革發展進程中科學處理活力與秩序的關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一個充滿生機而又穩定有序的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模樣,也是東方大國向世界呈現的宏偉氣象。[詳細]
前進道路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善于運用制度力量應對風險挑戰沖擊,以“中國之制”保障“中國之治”,我們一定能經受住一次次風險考驗,不斷化危為機、浴火重生,開辟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未來。[詳細]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在整體把握、融會貫通中不斷做好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深化、內化、轉化工作,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不斷推動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詳細]
在行業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的過渡階段,堅持穩中求進,以技術創新為內生動力,以市場機制為根本依托,以政策環境為有力保障,定能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添磚加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