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常 欽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立夏后萬物蓬勃生長,一幅幅“科技農耕圖”在廣袤田野鋪展開來:中原糧倉,無人機飛過大田,“一噴三防”作業忙,麥苗茁壯生長;贛南大地,高速插秧機來回穿梭,稻田一片新綠;東北黑土地,“田保姆”推廣保護性耕作、北斗導航作業,豆種入土扎根……新農機馳騁、新品種落地、新農藝見效,農業生產一線激蕩新動能,讓大國糧倉的支撐保障越來越堅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辈痪们罢匍_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要更加重視藏糧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限制!苯衲暌詠,各地區各部門著力推進農業科技裝備全領域突破,農業現代化、規模化經營、綠色化發展取得新進展。當前,冬小麥面積穩中有增,長勢好于去年,春播進展總體順利,夏糧豐收有了扎實基礎,全年糧食穩產增產底氣更足。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要求“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應該看到,這些年,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穩中國飯碗,14億多人吃飽吃好,F在,糧食需求剛性增長,端牢飯碗還面臨不少壓力,提升糧食產能仍然是首要任務。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動實現產能提升、結構優化、韌性增強、收益提高。
農業科技可以運用到糧食生產的各環節,提升播種效率、產業韌性和競爭力。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完成新建4500萬畝和改造提升3500萬畝年度任務,必須補上土壤改良、田間灌排設施等短板,統籌推進高效節水、水肥一體化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要以破解“一大一小”農機裝備卡點難點為重點,加緊研發平原地區適用的大型智能農機裝備、丘陵山區適用的小型機械和園藝機械。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要加快培育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堿作物等新品種,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讓農民種糧能掙錢,糧食生產才有保障。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并加快推廣使用,能夠為農民增收拓展新路徑,主要體現為“節本”和“增效”兩個方面。從節本來看,農業機械化生產不斷普及,農機裝備水平不斷提升,大量節省了人力物力成本。從增效來看,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應用于農業,通過智慧農業云平臺實現精準施肥、精準灌溉等,極大提升了農作物的品質。積極應用現代農業科技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帶動廣大農民多種糧、種好糧,能獲利、多得利,將為保障糧食安全筑牢堅實基礎。
希望的田野上,新的豐收正在孕育。全力以赴保持糧食穩產增產好勢頭,把豐收的基礎轉化為豐收的果實,分品種壓實種植面積,分環節挖掘增產潛力,分主體調動種糧積極性,充分發揮農業科技的賦能作用,必能確保全年糧食產量在1.3萬億斤以上,贏得糧食安全的戰略主動。
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內涵,更是一個整體。其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五個方面緊密聯系、相互支撐,[詳細]
要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出更多服務發展的新政策、便民利民的新舉措,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大助力。更加注重疏導化解、標本兼治,在執法辦案等工作中把準群眾情緒和社會心態,在工作中跟進關懷服務,努力使執法管理更有“溫度”。[詳細]
這既是深情厚愛和殷切囑托,更是實踐要求和激勵鞭策,為廣大青年矢志服務鄉村振興、唱響農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指引和遵循。紙短情長、言深意重。廣大青年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堅定理想、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詳細]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的諸多困難挑戰迫切要求我們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這就需要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深刻洞悉世情、國情、黨情、民情,最大限[詳細]
“就像過年一樣!”廣交會時隔三年全面恢復線下展,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均創新高?纯催@個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實現外貿促穩提質的目標是有支撐的。[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力量源于團結!眻F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詳細]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總要求。牢牢把握這一總要求,要深入領會其重要意義,全面把握其豐富內涵,切實將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詳細]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推高質量發展。[詳細]
寓活力于秩序、寓秩序于活力,在改革發展進程中科學處理活力與秩序的關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一個充滿生機而又穩定有序的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模樣,也是東方大國向世界呈現的宏偉氣象。[詳細]
前進道路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善于運用制度力量應對風險挑戰沖擊,以“中國之制”保障“中國之治”,我們一定能經受住一次次風險考驗,不斷化危為機、浴火重生,開辟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未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