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寇江澤
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推進水土流失、荒漠化綜合治理,加強流域生態保護修復”。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的高度重視。
生態修復,一般是指運用生物工程、生態工程的技術和方法,通過某種工程措施重建被破壞或退化的生態系統,使得生態系統功能恢復原有狀態或者接近原有狀態。“十四五”期間,我國啟動“山水工程”負面清單審核,明確將不符合“三區三線”管控規則、工程措施缺乏科學性等9類項目排除在中央財政資金安排之外,生態保護修復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不斷提升。自然資源部前段時間發布的信息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在“三區四帶”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累計完成生態保護和修復面積約537萬公頃,“山水工程”既保護恢復了多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也保護修復了高強度的土地利用系統,減少了生態安全隱患,改善了生態系統質量,優化了國土空間格局,讓神州大地生態“顏值”持續提升。實踐證明,生態保護修復是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整體改善的重要措施。
也要看到,我國一些地區生態系統受損退化問題突出、歷史欠賬較多,生態保護修復任務量大面廣。必須充分認識科學推進生態保護修復的重要意義,堅持多措并舉、強化落實,推動相關工作取得更多實效。
推進生態保護修復,應堅持系統治理、科學治理。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正因此,生態保護修復必須按照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要認識到,生態保護修復遵循“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分類施策,但“自然恢復為主”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以最小化的人工干預實現目標,對于受到嚴重破壞的生態系統則需通過人工干預進行生態重建。與此同時,生態保護修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提升生態效益為主要目標,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推進生態保護修復,應不斷探索創新。各地生態情況各不相同,需要修復的生態類型也不盡相同,堅持因地制宜,才能找到適合路徑。以“山水工程”為例,福建閩江流域構建陸海統籌的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模式,探索破解互花米草治理難題;江西贛州南方丘陵山區開創“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的“三同治”治理模式;甘肅祁連山為實現對退化森林及草地的封育恢復,在限制放牧及采伐活動的同時,提供護林員、旅游向導等就業崗位,開展蘑菇、地耳等林產品的種植,拓寬增收渠道。這些探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也啟示我們,只有因地制宜、探索創新,才能推動生態保護修復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將越來越穩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生態基礎將越來越堅實。
胸懷天下,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崇高情懷,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立場觀點方法。我們要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時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在世界舞臺上拓展中[詳細]
站在田邊,韓鳳香躬身抓起一把泛著油光的黑土:“這就是秸稈還田技術養‘肥’的地。”服務糧食增產、土地保護、農民增收,先進農技的重要性日漸深入人心。下“繡花”功夫,做長久文章,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農技推廣環境,培育更多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農業人才,農業[詳細]
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保護黃河是事關民族復興的千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念茲在茲,掛念于心。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黃河流域各省區都要堅持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謀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不利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事,堅決[詳細]
上個月,被輿論冠以“力度前所未有”的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方案正式推出。在此之前,《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入選名單》公布。這些助力勞動者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擁抱新經濟新職業的舉措,帶給人們不少鼓舞和啟發,也贏得廣泛稱贊。人們也由此期待,各主體“[詳細]
當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刻認識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至關重要。為此,《思想偉力》專家視頻訪談欄目特別邀請了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黎海,帶我們一起學習。[詳細]
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深刻感悟這一重要思想至真至誠的人民情懷,深刻把握人民是歷史創造者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深刻體會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深厚基礎和最大底氣,在學習中感悟初心使命、增強宗旨意識、樹牢群眾觀點。牢固樹立以[詳細]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作出了原創性貢獻,開拓了中國共產黨人科學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的新境界。我們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詳細]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強調“堅持從實際出發,前提是深入實際、了解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要了解實際,就要掌握調查研究這[詳細]
近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要堅持以實體經濟為重,防止脫實向虛;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不能貪大求洋”“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并且明確指出不能把傳統產業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