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周人杰
規劃引領、統籌兼顧、系統謀劃宜居和宜業兩個方面,在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管理兩端發力,體現了對城市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尊重、主動順應
丹青妙手,規劃為先,城市建設須一張藍圖繪到底;山河萬里,實干為要,城市治理要一茬接著一茬干
河北保定實施古城保護更新項目,堅持微更新、漸進式推進;江蘇公布100處“樂享園林”項目名單,為群眾營造更多可休憩、可健身的高品質綠色空間;臨近畢業季,貴州貴陽為青年人才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并綜合考慮區位優勢及周邊配套以滿足職住平衡……各地牢牢堅持、生動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區域。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雄安新區考察并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時強調:“建設好雄安新區,重要的是銜接好安居和樂業”“要同步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從一開始就下好‘繡花’功夫,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筑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這是對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的重要要求,對于我們做好城市工作、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中國式現代化的“雄安場景”正在徐徐展開。行走雄安街頭,無人駕駛公交車展開測試,智能井蓋、智慧路燈投入使用,科技賦能動力澎湃;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生態畫卷逐步呈現;北京四中雄安校區,400米跑道運動場、室內籃球館等設施一應俱全,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日益優化……規劃引領、統籌兼顧、系統謀劃宜居和宜業兩個方面,在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管理兩端發力,體現了對城市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尊重、主動順應。
讓群眾住得穩、過得安、有奔頭,關鍵要讓城市建設“見物”更“見人”,把讓群眾生活更舒適這一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的血脈里、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暢通現代城市的交通血脈,數字道路可實現重點路段、關鍵時段交通流量分析預測;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打造“步行5分鐘送孩子到幼兒園,10分鐘到菜市場、小學,15分鐘到醫院、中學”的15分鐘生活圈;堅持綠色化、低碳化發展,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100%……從“人民之城”的愿景,到“幸福之城”的構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民生無小事,一事接著一事謀,一年接著一年干,我們就一定能探索出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的核心是人,是廣大市民。安居和樂業都是民生,關系到城鎮化、現代化的質量,都要在激活城市建設這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中維護好實現好,在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中解決好發展好。銜接好安居和樂業,要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市場機制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具體而言,應當優化城市空間形態,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進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建設完整居住社區,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和特色風貌塑造,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城,所以盛民也。”丹青妙手,規劃為先,城市建設須一張藍圖繪到底;山河萬里,實干為要,城市治理要一茬接著一茬干。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抓手,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就一定能構筑更多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幸福之城”,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2023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育英學校談到新時代中國好兒童時,給出這些關鍵詞: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斗。這二十四字箴言飽含了總書記對少年兒童深深的期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中國特[詳細]
采訪時,江俊告訴記者:了解到“機器化學家”后,不少科研人員主動前來交流合作,帶來一些新的交叉研究課題。遵循科技創新規律,擁抱學科交叉融合趨勢,推動前沿探索、協同研究,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收獲更多原創成果。[詳細]
胸懷天下,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崇高情懷,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立場觀點方法。我們要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時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在世界舞臺上拓展中[詳細]
胸懷天下,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崇高情懷,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立場觀點方法。我們要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時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在世界舞臺上拓展中[詳細]
站在田邊,韓鳳香躬身抓起一把泛著油光的黑土:“這就是秸稈還田技術養‘肥’的地。”服務糧食增產、土地保護、農民增收,先進農技的重要性日漸深入人心。下“繡花”功夫,做長久文章,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農技推廣環境,培育更多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農業人才,農業[詳細]
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保護黃河是事關民族復興的千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念茲在茲,掛念于心。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黃河流域各省區都要堅持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謀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不利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事,堅決[詳細]
上個月,被輿論冠以“力度前所未有”的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方案正式推出。在此之前,《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入選名單》公布。這些助力勞動者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擁抱新經濟新職業的舉措,帶給人們不少鼓舞和啟發,也贏得廣泛稱贊。人們也由此期待,各主體“[詳細]
當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刻認識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至關重要。為此,《思想偉力》專家視頻訪談欄目特別邀請了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黎海,帶我們一起學習。[詳細]
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深刻感悟這一重要思想至真至誠的人民情懷,深刻把握人民是歷史創造者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深刻體會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深厚基礎和最大底氣,在學習中感悟初心使命、增強宗旨意識、樹牢群眾觀點。牢固樹立以[詳細]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作出了原創性貢獻,開拓了中國共產黨人科學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的新境界。我們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