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尹雙紅
“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多年來,浙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造就萬千美麗鄉村,造福萬千農民群眾。今年是“千萬工程”實施20周年,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聚焦相關經驗做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中國提供借鑒、匯聚力量。
——編者
重視生態,就能獲得大自然的饋贈。推動綠色發展,歸根結底要調動廣大村民的積極性
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井村村的兩山綠道,返鄉青年林志遠正在道旁茶室里忙活生意。
門前小河邊,客人正帶著孩子抓螃蟹。“小時候,我們都在這條河里抓螃蟹!被叵霃那,林志遠感慨萬千,“后來,河水變污水,螃蟹幾乎沒了蹤影,我也外出闖蕩了!蔽鬯脑搭^是礦山。當地人一度“靠山吃山”,開礦炸山,村里炮聲不絕于耳。口袋是富了,可環境毀了!吧绞嵌d頭光、水成醬油湯”,垃圾池臭味熏天,村里養不了人,也留不住人,一批批年輕人只好外出闖蕩。沒了人氣,村子由盛轉衰。村民們意識到,經濟增長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改變勢在必行。2003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謀劃部署“千萬工程”,從全省4萬個村莊中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乘著政策東風,礦山關停、村道硬化、垃圾收集、衛生改廁、河溝清淤、雨污分流、村莊綠化……一項項工作漸次鋪開,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生態美了,村民笑了,年輕人也回來了。
從“待不住”到“舒心住”,得益于藍天碧水擦亮的生態底色。古人言,“天之所覆者雖無所不至,而地之所容者則有限焉”。井村村過去的教訓深刻說明: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重視生態,就能獲得大自然的饋贈。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人居環境,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颁饔城嗌剑滦∈兰覉@”,這樣的村民居住環境更加舒適、安全、衛生、健康,為美好生活夯實了基礎。
從“走出去”到“雁歸來”,歸功于綠水青山提升的幸福成色。前幾年,聽說家鄉環境好了,林志遠動了回鄉創業的念頭,考察時最觸動他的,還是好山好水。“螃蟹又回來了,現在抓螃蟹是我這里最熱門的親子活動!”曾經的化工廠搖身變為國漫主題咖啡廳,吸引了各地前來的年輕人;“空心村”成為“民宿村”,高峰時一房難求;音樂節、點茶體驗等文化活動把村莊名片越擦越亮……事實證明,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
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推動綠色發展,歸根結底要調動廣大村民的積極性。群眾支持的內生動力,是村居環境改變和產業發展轉型帶來的獲得感;群眾支持的有利條件,則是基層治理創新。在杭州市余杭區徑山村,依靠垃圾分類智能設備,村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將獲得積分,可用來兌換各種飲品。各家各戶還有本《徑山村生物多樣性調查圖文集》,科普野生動植物知識。村黨總支書記俞榮華言語中是藏不住的自豪:“以前看到野生動物,村民總想打獵來吃,如今看到都會向村里主動報告!崩砟钷D變,帶來行動自覺。在浙江,越來越多村民成為綠色生活方式的踐行者、生態環境的建設者。
從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到自下而上的基層探索,“千萬工程”凝聚起造就萬千美麗鄉村的強大合力,開啟了一場持續20年的美麗接力。漫步浙江鄉村,只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成為現實。讓綠色成為美麗鄉村的底色,廣袤農村一定會更加宜居宜業,群眾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美好。
“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山東是文化大省,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譽,在這里誕生了孔子、墨子、孫子、書圣、醫圣、農圣、工圣等眾多名家智者。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賡續歷史文脈,山東責無旁貸,[詳細]
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領導干部要放下架子、沉下心來,甘當人民群眾小學生,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關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特別是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具[詳細]
無限風光在險峰,科技創新同樣如此。使命召喚,夢想催征。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傳承老一輩科學家以身許國、心系人民的光榮傳統,廣大科技工作者定能讓更多科技創新成果閃耀在強國復興的偉大征程。[詳細]
2023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育英學校談到新時代中國好兒童時,給出這些關鍵詞: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斗。這二十四字箴言飽含了總書記對少年兒童深深的期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中國特[詳細]
采訪時,江俊告訴記者:了解到“機器化學家”后,不少科研人員主動前來交流合作,帶來一些新的交叉研究課題。遵循科技創新規律,擁抱學科交叉融合趨勢,推動前沿探索、協同研究,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收獲更多原創成果。[詳細]
胸懷天下,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崇高情懷,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立場觀點方法。我們要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時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在世界舞臺上拓展中[詳細]
胸懷天下,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崇高情懷,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立場觀點方法。我們要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時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在世界舞臺上拓展中[詳細]
站在田邊,韓鳳香躬身抓起一把泛著油光的黑土:“這就是秸稈還田技術養‘肥’的地。”服務糧食增產、土地保護、農民增收,先進農技的重要性日漸深入人心。下“繡花”功夫,做長久文章,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農技推廣環境,培育更多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農業人才,農業[詳細]
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保護黃河是事關民族復興的千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念茲在茲,掛念于心。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黃河流域各省區都要堅持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謀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不利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事,堅決[詳細]
上個月,被輿論冠以“力度前所未有”的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方案正式推出。在此之前,《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入選名單》公布。這些助力勞動者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擁抱新經濟新職業的舉措,帶給人們不少鼓舞和啟發,也贏得廣泛稱贊。人們也由此期待,各主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