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張再杰
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好制度、政策的價值驅動和戰略牽引作用。”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深化改革,著力破除規劃設計、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和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大力激發基礎研究的活力。
完善頂層設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體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闖難關,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要優化和強化技術創新體系頂層設計”。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提升我國基礎研究實力,需要切實發揮好頂層設計的引導和保障作用,精準有效激發各類科研主體的創新活力。要運用系統化的政策工具,引導科研主體深刻洞察世界科技發展大勢,聚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優化基礎研究的方向和路徑。優化創新資源布局,合理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的比重,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適當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支持解決區域內重要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面臨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健全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堅持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導向,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專業性。
促進人才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強調“要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盡展其長”。實踐表明,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促進人才發展,要在育才、聚才、用才等方面綜合用力。增強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能力,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設一批基礎研究人才培養高地,打破學科壁壘,精心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拓展科技人才的視野。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臺,集聚天下英才、廣納眾智眾力,吸引優秀人才投身基礎研究,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創造潛力。
加快成果轉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徹底打通關卡,破解實現技術突破、產品制造、市場模式、產業發展‘一條龍’轉化的瓶頸。”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活動的“最后一公里”。基礎研究中的應用性基礎研究,直接面向市場,在從研究到應用、再到生產的鏈條中處于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推進基礎研究特別是應用性基礎研究與市場需求、產業發展深度融合,離不開一套完善的成果轉化機制。在科技管理工作中,可以探索建立聯合攻關合作機制,鼓勵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組建創新聯合體或創新共同體,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應用體系,逐步構建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網絡。可以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支持打造一批新型創新平臺,推動更多基礎研究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也可以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和產業化,為促進技術轉移轉化提供更多金融服務,形成基礎研究和產業發展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加強國際合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構建更加開放的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機制,有助于促進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共融共享,不斷提升我國的創新能力。要拓展國際合作網絡,構筑基礎研究國際合作平臺,開展中外聯合科學研究,聚焦重大科學問題研究攻關,同時積極參與全球科技治理。營造開放創新生態,加快建設高端學術數據運營和服務平臺,創新學術交流模式,在有效維護我國科技安全利益的前提下為科研過程提供全周期的知識服務。
(作者單位:貴州財經大學)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直接關系高質量發展和國家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強調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決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重大風險攻堅戰[詳細]
新時代新征程,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是一面“行走的旗幟”。面對更加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根深深扎在群眾的沃土,不斷增強群眾意識,提高群眾工作能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骨干力量。[詳細]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戰略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重要思維方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戰[詳細]
以放開搞活匯發展之力、聚創新之勢。做好“放”的文章,就要培育“放”的多元主體,“放”出經營主體的活力、基層一線的動力、社會各界的合力、群眾創新創業的潛力。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建立“親清政商關系”的內涵意義與路徑,光明磊落同企業交往,幫企業解難題,[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將秉持初心、努力奮斗,繼續發揮專業所長,努力鉆研出更多成果,在鄉村振興中作出新的貢獻。[詳細]
以放開搞活匯發展之力、聚創新之勢。做好“放”的文章,就要培育“放”的多元主體,“放”出經營主體的活力、基層一線的動力、社會各界的合力、群眾創新創業的潛力。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建立“親清政商關系”的內涵意義與路徑,光明磊落同企業交往,幫企業解難題,[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將秉持初心、努力奮斗,繼續發揮專業所長,努力鉆研出更多成果,在鄉村振興中作出新的貢獻。[詳細]
只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強、把基層政權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基才能穩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詳細]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站立在浸潤優秀傳統文化的中華大地上,手握科學真理,腳踏人間正道,沐浴文明輝光,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不斷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我們信心滿滿、底氣十足![詳細]
在“七一”建黨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重溫經典紅歌,感悟信仰力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