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①
2013年金秋時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國際影響力、合作吸引力不斷釋放,發展前景越來越好,“一帶一路”成為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文章,與廣大讀者一起總結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巨大成就和經驗啟示。
——編者
十年砥礪前行,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
新疆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集裝箱吊裝,機車穿梭,一列列中歐班列在這里整裝、啟程,西行2天可抵達哈薩克斯坦,8天抵達俄羅斯,16天抵達荷蘭。在古老的亞歐大陸上,“鋼鐵駝隊”續寫新時代的絲路故事,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縮影。
時間回溯到2013年秋,習近平總書記西行哈薩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亞,先后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十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共建“一帶一路”落地生根、持久發展,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從“大寫意”到“工筆畫”,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大道。十年來,夢想的種子成長為促進全球合作的繁茂大樹,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讓世界向著實現共同繁榮的美好愿景不斷前進。
推動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始終保持旺盛活力。得益于共建“一帶一路”,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重現活力,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吞吐量居地中海港口前列,烏茲別克斯坦白內障患者重獲光明,塞內加爾干旱地區村民飲水更安心……一個個美好的故事,見證著基礎設施的“硬聯通”、規則標準的“軟聯通”、溫暖人心的“心聯通”。截至今年6月,中國已經同152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上半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9.8%,高出外貿整體增速7.7個百分點。國際觀察家坦言:“歷史上從來沒有誰嘗試通過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在經濟領域將那么多國家和大洲連接起來!笨梢哉f,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臺,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
和合共生、天下大同,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美好追求;攜手打造和平發展的大格局,是共建“一帶一路”的使命擔當。十年砥礪前行,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日益成為承載著希望與夢想的和平之路。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人類社會面臨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是合作還是孤立,團結還是分裂,拉手還是松手,人類社會面臨重大抉擇。中國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就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航向的積極應變之舉,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致力于維護多邊主義、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成為大家攜手前進的光明大道,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推動各國人民一起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倡導踐行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就是在反復思考世界各國應如何在千差萬別的利益和訴求中實現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贏!敝袊七M“一帶一路”建設,不會干涉他國內政,不會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更不會強加于人;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是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合作共贏,這個當今世界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會更加堅實,這條和平之路將越走越寬廣,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21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開始打通東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鑿空之旅”;15世紀初,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話。這些開拓事業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使用的不是戰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今天,中國將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把“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與世界各國一起走出一條普遍安全、共同發展的康莊大道。
最終目標是放大自貿試驗區溢出效應,提高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水平,全面提升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合作的層次和水平,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示范引領全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作用,讓更多改革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地區。[詳細]
調查研究是基本功,必須抓在經常、融入日常、做在平常。黨員干部經常開展調查研究,提高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涵養密切聯系群眾、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優良作風,開展各項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礎。[詳細]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需要持續深化、不斷提升的過程。扎實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以有力措施抓好整改落實,不斷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不斷提高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詳細]
推進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需要繼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秉承系統思維、實踐思維、創新思維、發展思維,擴展育人空間,整合育人資源,匯聚育人合力,發揮創新精神,最大限度彰顯學校思政課的育人成效。[詳細]
循著綠水青山的腳印,如今的山東,散發著更加迷人生動的魅力。當前,我省正奮力“走在前、開新局”,在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的新征程上,綠色之風將吹遍齊魯大地。[詳細]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以綠色低碳技術為抓手,充分釋放創新動能,助力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一定能夠為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詳細]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在黨的全面領導下,全面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堅持統籌部署、協同推進,強調精準施策、因地制宜,不斷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激發鄉村發展的“乘數效應”和“化學反[詳細]
良好的創新生態是科研成果涌現的重要條件。開展基礎研究,需要物質保障,更需要精神激勵;既需要健全保護創新的法治環境,也需要營造崇尚創新的文化環境。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引導和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面向世界[詳細]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詳細]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背掷m深化改革,積極擴大內需,建設更加強大的國內市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