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友好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基礎力量,是實現合作共贏的基本前提”。民間外交作為黨的事業和國家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穩定國家關系、增進人民友誼、促進務實合作、開展文明對話發揮著重要作用。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以下簡稱“北京市對外友協”),是北京市專門從事民間對外友好工作的人民團體,致力于增進北京市人民同世界各國首都及世界各地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新時代新征程,北京市對外友協牢記民間外交的初心使命,積極開展具有全球視野、中國氣派、北京特色的民間外交,為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首都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努力譜寫新時代首都民間外交新篇章。
站穩人民立場,找準定位、強化擔當。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始終堅守人民至上理念,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民間外交作為黨領導開創的事業,要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以黨的初心為初心、以黨的使命為使命,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到實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加強交流合作的愿望,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充分認識首都民間外交承擔著樹立和維護國家和首都良好國際形象的光榮使命,肩負著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助力新時代首都發展、促進中外民心相通的重要職責,堅持以人為本,堅持胸懷天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懈努力,以實際行動推動習近平外交思想在首都民間外交領域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
調動中外資源,擴大主體、匯聚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任何一項偉大事業要成功,都必須從人民中找到根基,從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來完成。”民間外交具有鮮明的人民屬性,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外交領域的生動體現。回顧新中國外交史,民間先行、以民促官,民間外交在打開大國外交新局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征程上,做好首都民間外交工作,要牢牢扎根人民群眾,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中外資源,廣泛凝聚力量。要團結首都各界力量,加強自身建設,成立首都民間外交專家委員會,用好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傳播平臺。加強與周邊國家、主要大國、發展中國家等民間友好力量的交流交往,深化與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和組織的聯系合作,發揮海外僑胞和駐外人員作用,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的首都民間外交工作格局。
充分發揮優勢,圍繞主線、服務大局。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歷史使命。北京市對外友協要緊緊圍繞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這條主線,積極主動促進交流合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環境和有利條件。主動融入黨和國家對外工作大局,配合重大外交活動開展民間交流。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對損害我國核心利益和國家形象的言行開展堅決有力斗爭。圍繞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貢獻民間外交智慧,提供民間外交支持。參與文化中心建設,配合北京中軸線申遺,促進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三條文化帶建設,宣介北京古都文化和現代城市文化。融入國際交往中心建設,辦好“我與北京iBeijing”等品牌活動,實現中外民間交流多樣化、常態化。服務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持續打造中關村論壇“智能+”論壇,依托服貿會等平臺舉辦相關專業會議,積極引進契合新時代首都發展需要的高新技術。
不斷拓寬渠道,惠及民生、贏得民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順應了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期盼。北京市對外友協將持續參與“絲路一家親”行動,在經貿、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豐富全球發展倡議項目庫,圍繞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開展活動,組織中外人士共話文明交流,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國際論壇和活動,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落實落地。依托北京國際民間友好論壇等平臺,生動展現當代中國和首都北京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生態文明等方面的成就,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分享中國經驗。持續做好交友工作,深交老朋友、廣交新朋友、培育青少年朋友、交好家門口朋友,不斷擴大北京國際“朋友圈”,拓展走出去的“合作圈”。
翻山越嶺、跨洋越海,絲綢之路是古人創造的互聯互通奇跡。如今,遠洋巨輪劈波斬浪,“鋼鐵駝隊”跨越大洲,續寫著新時代的絲路故事。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以共建“一帶一路”合作10周年為新起點,加快發展戰略對接,推[詳細]
一切偉大的實踐,都需要科學理論的正確指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加強理論思維,總結好、運用好黨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思想理論成果,更好指引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詳細]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充[詳細]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杭州亞運會給全世界留下難忘的杭州記憶。讓我們帶著這份美好的記憶,走人間正道,干正義事業,堅定不移朝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構建亞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詳細]
文明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進步的標志。五千多年來,中華文明猶如一條波瀾壯闊的長河,一路奔涌、浩蕩向前,歷經風雨綿延不絕,飽經滄桑歷久彌新,在人類文明史冊上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詳細]
展望未來,中共二十大制定的發展藍圖將在實踐中得到落實,并將深刻影響整個世界。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冰中兩國必將迎來更多互利共贏合作的機遇。[詳細]
“萬里無云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中秋節是團圓的象征、情感的寄托、文化的紐帶。讓我們共同感受中秋意蘊,深入體會其中蘊含的精神、價值與能量,更好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賡續傳統中走向未來。[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大重要部署,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詳細]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是必須邁過的坎,每個產業、每個企業都要朝著這個方向堅定往前走。”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詳細]
講好大運河故事,要更好利用中外文化交流的各種場合、各類平臺,抓住有利時機加強對大運河文化的宣介推廣。國際論壇、展會展覽、體育賽事等形式多樣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動,為我們講好大運河故事提供了重要平臺,是傳播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窗口。當前正在舉辦的杭州亞運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