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绷暯街飨诘谌龑谩耙粠б宦贰眹H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鄭重宣布了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為“一帶一路”明確了新方向,開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動力。
今天的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國式現代化既造福中國人民、又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是我們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也是中國謀求人類進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中國始終把自身命運同各國人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為人類社會現代化理論和實踐創新作出新貢獻。共建“一帶一路”既是中國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旨在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更高質量發展,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也是破解全球發展難題的中國方案,旨在推動各國共同走向現代化,推進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經濟全球化進程,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給相關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破解全球發展難題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作出積極貢獻,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是各國共同走向現代化之路,也是人類通向美好未來的希望之路。
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這八項行動,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的務實舉措,得到各方積極響應和支持。這次高峰論壇形成的最重要共識,就是開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階段。大家都支持進一步深化互聯互通,建設高質量、可持續、有韌性的基礎設施,不斷提升基礎設施軟聯通水平,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大家都主張加快建設“數字絲綢之路”,促進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發展。大家都認為應深耕“綠色絲綢之路”,合力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綠色發展投融資伙伴關系,為綠色發展賦能。大家都期待全面推進務實合作,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優化營商環境,發展藍色經濟,建設廉潔絲路,深化地方交流,開展豐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動。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這對引領新形勢下國際合作和全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將是亞歐大陸立體聯通的新階段,我們提出從五個方面支持構建亞歐大陸立體互聯互通網絡,包括加強以中歐班列為基礎的鐵路互聯互通,開辟以公路直達運輸為支撐的亞歐大陸物流新通道,建設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推進“絲路海運”和陸海新通道以及建設中歐空中絲綢之路。這將是綠色絲綢之路引領的新階段,我們將與各方在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深化合作,加大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支持,落實“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讓綠色發展成為“一帶一路”的鮮明旗幟。這將是數字絲綢之路賦能的新階段,我們將與各方共同營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縮小數字鴻溝。這將是中國同各國攜手實現世界現代化的新階段,我們將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更深融合發展,堅定致力于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現代化,推動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為長周期、跨國界、系統性的世界工程、世紀工程,共建“一帶一路”的第一個10年只是序章。習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走過了第一個蓬勃十年,正值風華正茂,務當昂揚奮進,奔向下一個金色十年!”這次高峰論壇,鞏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共識,豐富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成果,拓展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光明前景,是共建“一帶一路”歷史進程中又一個重要里程碑。站在新的起點上,各方堅守初心、牢記使命、攜手同行,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迎接共建“一帶一路”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新發展,一定能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建設一個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激發縣域經濟活力、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是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方面。數字經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前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為我們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指[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鶎又卫砗兔裆U鲜玛P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確保取得扎扎實[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增強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加強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8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要提升干部這三種本領。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詳細]
內需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擴大消費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這既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署,又是當前形勢下積極應對需求收縮、推動經濟健康發展[詳細]
保障糧食安全,關鍵是要保糧食生產能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要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將糧食生產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詳細]
水運連著國運。一部泱泱大國的治國史,也是一部百折不撓的治水史。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看得最多的,“水”是主題之一。而通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除了以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以地域視角分類,還有便是以長江、黃河這樣的水系來統領。[詳細]
發展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發展中國家的第一要務,也是人類社會永恒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愿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致力于縮小南北差距,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這既是我國持續推進國際發展合作和援外事業[詳細]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詳細]
心合意同,謀無不成。中國舉辦的菌草技術國際培訓班,給許多國家民眾帶來新機遇,成為互利共贏、造福人民的生動寫照。在斐濟,菌草技術被譽為“島國農業的新希望”;在萊索托,農民稱菌草為“致富草”;在盧旺達,3500多戶家庭參與菌草生產,每戶每年收入增加了1至3倍[詳細]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銳意進取、守正創新、團結奮斗、扎實工作,一定能不斷書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新篇章、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