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毛同輝
安徽合肥設立總規模5億元的種子基金,為“原始創新、源頭創新、集成創新”提供資金支持;山東臨沂高新區出臺企業創新積分制,與金融機構建立合作機制,開發“創新積分貸”專項科技金融產品。近年來,聚焦初創期科創企業的特點和需求,多地加大財稅支持,創新金融產品,幫助企業突破融資瓶頸,呵護種子企業成長,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
初創期科創企業大多處于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前沿,是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力軍、先遣隊。不過,由于其尚處于起步期,雖然發展潛力大,但因規模小、輕資產、難估值、信用低等原因,往往容易面臨融資難題,在技術設備購置、人才引進、研發創新投入等方面常常資金不足。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有“陽光雨露”的潤澤,初創期科創企業就有望從種子、幼苗逐步成長得枝繁葉茂,乃至長成參天大樹。各級政府部門和各類金融機構、社會資金重視并加強對初創期科創企業的扶持,就是為產業升級賦能、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加大政策支持,精心培育“創新種子”。各級政府要立足扶早、扶小、扶優,發揮好支持和引導作用,通過設立引導基金、提供稅收優惠、放寬投資限制等方式,為初創期科創企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勵政策,以政策暖陽照亮種子企業的成長之路。
培育多元生態,協力呵護“創新種子”。作為專業機構,天使投資、種子基金等投資對初創期科創企業意義重大,不僅能為企業提供資金活水,還能通過業務指導規范企業治理,提高項目成功率。各地要加快培育形成多元化的創新支持體系,推動風險投資、種子基金、債券及各類市場化基金等協同發力,讓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創新金融產品,著力澆灌“創新種子”。金融機構是初創期科創企業突破資金瓶頸的主力軍、主渠道。各地金融機構應當積極探索,可以面向初創期科創企業推出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小企業信用貸、人才貸以及企業創新積分授信制等金融支持,錨定企業科技特質加強金融產品創新,激活科技金融的一池春水。
初創期科創企業是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星星之火”,其始雖微,其成也巨。加強對初創期科創企業的支持,建立多層次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引導各類資本“投早投小”,定會讓一粒粒科技創新的“種子”競相萌發、茁壯成長,不斷開辟經濟新增長極和產業發展新賽道。
(摘編自《河南日報》,原題為《讓企業的“創新種子”競相萌發》)
海洋是一個寶庫,蘊藏著巨大的發展能量。我們將全面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托良好的海洋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錨定“走在前、開新局”的目標,不斷挖掘新動能,拓展新空間,提高海洋經濟增長質量,奮力建設“深藍、零碳、精致、幸福”現代化新榮成,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詳細]
傳承和發揚絲路精神,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共建“一帶一路”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匯集著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詳細]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不斷詮釋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宣布了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詳細]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我們敞開大門,誰來同我們合作都歡迎”“展望未來,隨著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中國必將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經濟大船將乘風破浪持續前行”。當前,我國經濟恢復速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領先地位,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前景光明。因勢利導、乘勢而上,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詳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兩個結合”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理論創新,彰顯了“兩[詳細]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春華秋實。習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于世界。”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讀者一道,回顧過去10年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汲取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智慧與力量。[詳細]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一切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創新和文明進步為先導和基礎。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圍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秉[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對于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我們要懷平常心,以道不變、志不改的定力,以一件接著一件辦、一茬接著一茬干的恒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奮力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詳細]
在深入對話交流中,兩個分論壇活動圓滿落幕,大家暢所欲言、意猶未盡。展望共建“一帶一路”下一個金色十年,與會人士認為,記錄歷史、報道事實、溝通民心,共同講好絲路故事,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注入正能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媒體責無旁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