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張 果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近年來,重慶市奉節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立足山區庫區實際,加快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中展現新作為。
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現代化的農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根基。我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緊扣重慶市千億級優勢特色產業培育行動,按照“種植成片、大戶帶動、加工增值、品牌促銷、電商賣好、節會賦能”思路,加快推進“種養加”“產供銷”全面升級,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不斷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目前,奉節全縣臍橙種植面積37.5萬畝,年產值達40.5億元,直接帶動7.3萬戶果農戶均年增收超過3.5萬元。堅持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才能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持續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推動生態工業提速發展。綠色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推動綠色發展是提升我國制造業競爭力的必然途徑。我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緊扣重慶市著力打造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的目標,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計劃,推動今年上半年工業投資增速達113.6%。同時,聚焦清潔能源、眼鏡、食品加工等重點產業,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和高鐵生態城新興產業集聚區,打造500億級生態工業產業集群。實踐證明,推動工業綠色轉型,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品牌效應,助力地區經濟拓展新增長點,也符合庫區的發展實際。
推動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發展優質高效、現代化的服務業,既是產業延鏈增值的迫切需要,也能更好滿足群眾不斷升級的高品質、多樣化需求。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要立足本地特色。奉節縣是長江三峽的起點,千古詩詞勝跡白帝城傲立峽口,中華山水之門夔門雄踞于此,8公里瞿塘峽宛若畫卷,既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也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為契機,打造生態康養、民俗美食等6張名片,擦亮“三峽之巔詩橙奉節”品牌,加快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和長江三峽第一旅游目的地,縣域經濟發展的動能將更強勁。
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可以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作為國家首批創新型縣之一,我們圍繞數據采集、數據標注等領域開辟新賽道,引進40多家大數據企業,奮力跑出大數據產業發展“加速度”。未來,我們將積極發揮頭部企業帶動效應,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才能抓住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新時代催人奮進,新征程重任在肩。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抓實干、唯實爭先,保持奮進姿態、激發創新活力,努力培養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產業,積極探索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的現代化新路子,奮力譜寫奉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作者為重慶市奉節縣委書記)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完成好這一首要任務,需要我們妥善處理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之間的關系、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關系、國內大循環與國際循環之間的關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關系、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詳細]
聯通國際國內雙循環,提升開放合作平臺功能。強化虹橋商務區進口集散功能,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貿易平臺和國別商品交易中心。借力進博會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與全球接軌的國際供應鏈服務保障體系。對標國際營商規則著力推進全面開放,加快構建一個要素市場化配置、國內[詳細]
不久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深刻總結新時代黨領導金融工作取得的實踐成果、理論成果,高度概括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八個堅持”。這“八個堅持”,是我們黨對金融本質和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讀者一道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詳細]
完善現代化產業政策體系。推動產業政策由差異化、選擇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轉變,加大對中小企業產業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統籌相關產業扶持政策,引導企業在技術攻關、產業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增強產業政策協同性,加強政[詳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和特點,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詳細]
廣大黨員干部要全面準確領會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各項要求,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強調“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拔尖創新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革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資源中最關鍵、最稀缺的頂尖部分。[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中國是傳統農業大國,農耕文明悠久厚重、影響深遠;中國也是農業資源與人口大國,生態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卻相對短缺。中國建設農業強國不能簡單照搬國外農業現代化發展模式,而要根據[詳細]
“多想一想我們的工作怎么樣,有沒有對不起黨和人民的地方。”楊善洲質樸的話語,道出了共產黨人時刻的黨性追求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擔當。新征程上,我們要增強“檢身若不及”的自覺,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努力創造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新業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