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8qymc"></strike>
    <strike id="8qymc"><s id="8qymc"></s></strike>
    <samp id="8qymc"><tbody id="8qymc"></tbody></samp>
  • <samp id="8qymc"><tbody id="8qymc"></tbody></samp>
  • <strike id="8qymc"></strike>

    深刻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底氣、優勢和機遇

    2023-11-15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王昌林

      王昌林

      核心閱讀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發展具有“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面臨新的戰略機遇,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底氣、優勢和機遇,推動中國經濟大船乘風破浪持續前行。

      今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積極因素不斷積累,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從發展大勢看,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發展具有“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面臨新的戰略機遇,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底氣、優勢和機遇,推動中國經濟大船乘風破浪持續前行。

      有底氣: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在固本培元中持續回升向好,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穩健前行。

      經濟實力穩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領先。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分產業看,農業生產形勢總體良好,畜牧業平穩增長;工業生產恢復加快,裝備制造業較快增長;服務業持續較快恢復,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帶動作用增強,三次產業發展向好。

      制造業競爭優勢持續提升。2022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為30%。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總體保持平穩運行態勢。更重要的是,制造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突出表現在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汽車、高鐵、衛星等正成為中國制造的新名片,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加快。在全球產業分工格局加速演進背景下,作為國民經濟根基的制造業穩中有進,大大增強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底氣和后勁。

      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從數字經濟到低碳經濟、從戰略性新興產業到未來產業,我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斷聚集。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4%,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在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穩外貿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強大國內市場建設扎實推進。今年以來,我國市場銷售加快恢復,消費數字化、品質化、個性化趨勢明顯。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保持平穩,基礎設施投資、制造業投資、高技術產業投資較快增長,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107億元,同比增長6.8%;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108198億元,同比增長11.6%。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75035億元,同比增長3.1%。最終消費支出和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3.2%和29.8%,國內大循環的作用更加凸顯。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生態環境治理持續加強,碳達峰碳中和有序推進。今年上半年,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7.8%,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能源利用效率繼續提升,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

      此外,我國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也在穩步提升。綜合來看,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在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上都取得明顯成效,穩中有進的主流和大勢不斷鞏固。

      有優勢:我國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有利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戰略性的有利條件”,并深刻闡述了“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的戰略性有利條件,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

      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新中國成立以來,正是因為堅持黨的領導,集中力量辦大事,國家統一有效組織各項事業、開展各項工作,我們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沿著正確方向穩步前進。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就能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確保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比如,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既有利于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有利于促進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不斷實現共同富裕;堅持依法治國,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為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發揮了重要作用;等等。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有了堅強制度保障。

      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當前,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2022年占世界經濟比重約18%;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在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居第十二位;建立了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制造業規模連續1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形成了超大規模市場,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強大內需支撐;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是我國經濟穩中求進的“壓艙石”,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穩定器”。

      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同時,我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沖擊,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

      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經過長期不懈奮斗,我國從“一窮二白”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落后的農業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今天,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發揮,匯聚起勇毅前行、攻堅克難的強大精神力量。

      有機遇: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從經濟方面看,新的戰略機遇至少包括五個方面。

      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帶來新機遇。加快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將為我國經濟開辟新的增長空間。比如,新能源汽車、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大宗消費品市場需求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教育、醫療、養老、文化旅游等消費潛力不斷釋放,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數字化轉型、節能環保和新能源、新基建等領域投資潛力巨大;工業化和信息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進程加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越來越多農村人口在城市安家落戶,將為經濟發展開辟新的投資和消費空間;等等。加快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我們就能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

      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帶來新機遇。新時代以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充分顯示出我國在新領域新賽道具有應用場景豐富、市場規模巨大、產業配套強等諸多優勢,充分證明我國自主創新大有可為。我們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抓住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帶來的新機遇,推動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努力在關鍵核心技術上不斷取得重大突破,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帶來新機遇。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關鍵,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深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有利于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在繼續推進制造業開放的同時,分類有序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提升服務貿易發展水平,有利于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國……抓住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機遇,一定能夠以改革開放新突破推動社會生產力大躍升。

      加快綠色發展帶來新機遇。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將從需求和供給兩側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從需求看,加快綠色發展將有力帶動投資、消費需求增長。從供給看,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帶動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培育形成經濟發展新的支柱產業、新的增長點。抓住加快綠色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我國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和競爭力將大幅提升。

      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帶來新機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治理體系進入改革和建設的重要時期。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始終堅持權利和義務相平衡,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抓住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帶來的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將為我國經濟發展營造更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返回首頁>>

    責任編輯:牛樂耕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
    • 因地制宜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新時代催人奮進,新征程重任在肩。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抓實干、唯實爭先,保持奮進姿態、激發創新活力,努力培養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產業,積極探索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的現代化新路子,奮力譜寫奉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詳細]

      11-13 10-11 人民日報 分享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金融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這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具體的實踐。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工作目標和前進動力,積極運用金融手段和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件接著一件辦,鍥而不舍向前走,我國金融業必將在高質量發展中使廣大[詳細]

      11-13 10-11 人民日報 分享
    • 以系統觀念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完成好這一首要任務,需要我們妥善處理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之間的關系、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關系、國內大循環與國際循環之間的關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關系、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詳細]

      11-10 11-11 光明日報 分享
    • 進博會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建設

      聯通國際國內雙循環,提升開放合作平臺功能。強化虹橋商務區進口集散功能,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貿易平臺和國別商品交易中心。借力進博會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與全球接軌的國際供應鏈服務保障體系。對標國際營商規則著力推進全面開放,加快構建一個要素市場化配置、國內[詳細]

      11-10 11-11 光明日報 分享
    • 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不久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深刻總結新時代黨領導金融工作取得的實踐成果、理論成果,高度概括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八個堅持”。這“八個堅持”,是我們黨對金融本質和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讀者一道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詳細]

      11-10 10-11 人民日報 分享
    • 學習時間|譜寫新征程上的巾幗榮光

      [詳細]

      11-09 10-11 大眾網 分享
    • 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完善現代化產業政策體系。推動產業政策由差異化、選擇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轉變,加大對中小企業產業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統籌相關產業扶持政策,引導企業在技術攻關、產業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增強產業政策協同性,加強政[詳細]

      11-09 11-11 人民日報 分享
    •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和特點,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詳細]

      11-09 11-11 人民日報 分享
    • 聚焦實際問題抓落實

      廣大黨員干部要全面準確領會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各項要求,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詳細]

      11-09 11-11 分享
    •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五個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強調“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拔尖創新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革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資源中最關鍵、最稀缺的頂尖部分。[詳細]

      11-07 10-11 光明日報 分享
    国产精品成人小电影在线观看 |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少妇| 国产精品成人69XXX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 国产精品gz久久久|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四色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久久国产三级精品|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小说|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