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尹雙紅
高水平開放吸引各類外資金融機構紛至沓來,豐富了經營主體,優化了金融供給,提升了市場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效率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事關國家安全、發展全局、人民財產安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
“自由貿易賬戶為我們提供了很大幫助”,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自由貿易賬戶免去企業開立多個本外幣賬戶的煩惱,讓境內外資金高效流通。自2015年以來,該企業已累計獲得境外貸款520多億元人民幣,有效減少了資金成本壓力。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時代以來,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大力吸引國際資本,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為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截至今年9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202家銀行在華設立了機構。十年來,在華外資保險公司資產增長了552%。各方用實際行動投出信任票,彰顯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魅力。
金融開放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是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的關鍵。不久前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高度概括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八個堅持”,其中的重要一條就是“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在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的同時,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方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金融高水平開放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無論是提高我國金融業的全球競爭能力,還是更好滿足實體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需要,都需要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編制的金融業外商直接投資限制指數顯示,中國是近年來金融業開放水平排名提升最快、改善幅度最大的國家。新時代以來,高水平開放吸引各類外資金融機構紛至沓來,豐富了經營主體,優化了金融供給,提升了市場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效率,激活了我國金融業的競爭活力與發展潛力。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將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金融開放是雙向的,不僅要高質量“引進來”,還要高水平“走出去”。以共建“一帶一路”為例,從印尼雅萬高鐵,到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再到泰國曼谷首個垃圾發電項目……在中方投融資支持下,眾多優質項目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落地生根。伴隨著“走出去”的堅定步伐,截至2023年6月底,共有13家中資銀行在50個共建國家設立145家一級機構,131個共建國家的1770萬家商戶開通銀聯卡業務。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提升了我國金融機構的全球服務能力,有利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助力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為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空間。
金融開放不是“一放了之”,必須牢牢守好安全底線。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風險的突發性、傳染性和危害性非常強,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金融開放越是向縱深推進,我們越要清醒地認識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事關國家安全、發展全局、人民財產安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防范風險跨區域、跨市場、跨境傳遞共振,加強外匯市場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維護國家金融利益、確保國家金融安全的原則下,穩步有序推進對外開放,才能為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高水平開放,一定是以安全為基石的開放。前進道路上,把握好開放和安全的關系,織密織牢金融開放安全網,更好發揮金融業支持擴大內需、促進穩外貿穩外資的作用,定能推動我國加快從金融大國邁向金融強國。
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當下與長遠,繼續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推動金融機構體系在規模、結構、區域布局上更加合理,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將在深化改革中加快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必將釋放更強勁的動能。[詳細]
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著力提升產業體系韌性,夯實新發展格局的基礎,牢牢掌握發展和安全的主動權。[詳細]
瞄準市場需求,葆有前瞻眼光,協調好企業、產業鏈、產業群的關系,實現政策協同發力,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制造業轉型升級必將活力無限、潛力無窮。[詳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始終秉承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把遵循科學規律貫穿到疫情防控全過程,注重科研攻關和防控實踐相協同,助力分區分級、科學精準防控。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放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局中統籌推進,放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統籌[詳細]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面對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堅定理想信念,激揚“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風雨無阻向前行,就一定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不斷[詳細]
新時代催人奮進,新征程重任在肩。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抓實干、唯實爭先,保持奮進姿態、激發創新活力,努力培養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產業,積極探索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的現代化新路子,奮力譜寫奉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詳細]
金融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這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具體的實踐。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工作目標和前進動力,積極運用金融手段和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件接著一件辦,鍥而不舍向前走,我國金融業必將在高質量發展中使廣大[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完成好這一首要任務,需要我們妥善處理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之間的關系、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關系、國內大循環與國際循環之間的關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關系、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詳細]
聯通國際國內雙循環,提升開放合作平臺功能。強化虹橋商務區進口集散功能,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貿易平臺和國別商品交易中心。借力進博會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與全球接軌的國際供應鏈服務保障體系。對標國際營商規則著力推進全面開放,加快構建一個要素市場化配置、國內[詳細]
不久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深刻總結新時代黨領導金融工作取得的實踐成果、理論成果,高度概括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八個堅持”。這“八個堅持”,是我們黨對金融本質和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讀者一道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