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戴曉鳳 李安林
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空間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可忽視的思想陣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進一步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培育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建設向上向善的網絡道德,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對于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文化強國,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的建設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成果,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生活已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既是適應社會發展回應人民美好期待的迫切需要,也是豐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協調有關網絡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推動網絡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社會共建共享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新風尚、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網絡文化是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互聯網信息技術重塑了文化形態,催生了一大批嶄新的文化類型,引發了文化觀念和文化實踐的深刻變革。近年來,網絡空間中各類新型文化群體大量涌現,各類新型文化組織異常活躍,這對于網絡文化的繁榮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如果沒有正確價值導向的引領,網絡文化的發展就可能在逐利性的驅使下滋生亂象。因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時調節引導、更好凝聚社會共識、繪就網絡文化價值觀念的同心圓十分必要。一方面,應持續完善建設主流話語體系,增強話語闡釋力與柔性敘事能力,通過引發共鳴、共振、共情,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另一方面,要推動網絡文化提升內涵品位,關注網絡文化產品質量,引導各類文化群體和文化組織與時代同頻共振,為網絡社會公共福祉服務,為推動網絡文化繁榮貢獻有生力量。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養向上向善的網絡道德。網絡空間道德建設是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抓緊抓牢,能為提高全社會道德水平、增進網絡文明提供堅實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志愿服務建設、誠信社會建設、網絡文明建設,不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網絡環境的文明程度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風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強國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需要一體謀劃、同步推進。當前,網絡失信、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網絡惡俗等亂象時有發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絡文明建設,就是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網絡空間,在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潤澤下,使價值體系成為網絡文明的道德依歸,生成道德情感、強化道德意識、形成道德人格,把網絡空間建設成為道德高地,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互聯網平臺履責和主管部門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將社會監督和網民自律有機結合起來,方能以強大的網絡道德建設合力更好引導廣大網民遵德守法、文明互動、理性表達。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網絡空間是現實社會的延伸,與現實社會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網絡空間秩序直接關系到網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關系到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社會和諧安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網絡空間治理,激濁揚清、正本清源,有助于形成匡扶正義、弘揚正氣的輿論格局,建立包容開放、理性有序的網絡空間。
(作者:戴曉鳳、李安林,分別系江蘇第二師范學院講師,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教授、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把不同地區的利益關系用制度理順,更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就能極大提升不同地區堅守自身戰略定位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中國發展大棋局中車馬炮各展其長,共同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詳細]
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就是走綠色發展之路,構建生態、生產、生活更加健康、更加緊密的有機聯系。這不僅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有利于打通“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路徑。聯彈“生態協奏曲”,加強一體化生態治理,就能創造更多發展紅利。[詳細]
我們要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使其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實踐中發揮更大效能,為中國式現代化營造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中國之治”新優勢。[詳細]
堅持把群眾路線作為工會工作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深入調查研究,及時了解職工所思所想所盼,不斷增強服務職工本領,真心實意為職工說話辦事,努力為職工群眾提供精準、貼心的服務。[詳細]
越是問題復雜、任務重大,越要以穩謀進、以進固穩。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推進金融事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我們信心十足,步履堅定。[詳細]
我們要以回答文化法治建設中的實踐問題為文化法學建設的根本任務,從實踐問題中找到理論創新的突破點、學術發展的生長點,不斷拓展文化法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詳細]
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繼續開辟文化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空間,夯實文化法學的話語體系根基,結合文化法治建設實踐進行話語構建,努力把我們的思想理論優勢真正轉化為法學話語體系優勢。[詳細]
我們要以回答文化法治建設中的實踐問題為文化法學建設的根本任務,從實踐問題中找到理論創新的突破點、學術發展的生長點,不斷拓展文化法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詳細]
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繼續開辟文化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空間,夯實文化法學的話語體系根基,結合文化法治建設實踐進行話語構建,努力把我們的思想理論優勢真正轉化為法學話語體系優勢。[詳細]
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當下與長遠,繼續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推動金融機構體系在規模、結構、區域布局上更加合理,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將在深化改革中加快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必將釋放更強勁的動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