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王延中 寧亞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只有著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才能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匯聚各民族團結奮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中華文明,從來不用單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匯聚成共同文化。自古以來,我國各民族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共同書寫了悠久的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精神。展開歷史長卷,我國各民族創作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大作品,傳承了格薩爾王、瑪納斯、江格爾等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建設了萬里長城、都江堰、大運河、故宮、布達拉宮、坎兒井等偉大工程。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交相輝映,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久彌新,我們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具有深厚歷史和文化根基。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民族問題、民族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拓展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這一重要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新時代,通過實施重大文化工程,舉辦重大文化活動,普及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等一系列舉措,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更加熱愛、更加自豪、更加自信,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大大增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取得新成就。當前,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和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更需團結一致、凝聚力量。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確保中國發展的巨輪勝利前進。
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各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可靠保障。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團結、鼓舞、感召各族群眾,面向各族群眾加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宣傳教育,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在歷史長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鑄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已深深融進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靈魂,是推動我國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要深入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凸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引領作用,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推進宣傳教育大眾化、常態化和實效化,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推動各族群眾以自信自強、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文化認同是更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要不斷深化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按照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要求,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研究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和時代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繁榮發展中,增強中華文化特征、中華民族精神、中國國家形象的表達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夯實民族團結的文化根基,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
堅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辦學規模與辦學效益、學科專業結構與層次類型、辦學質量與服務水平等關系,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詳細]
貨幣政策是宏觀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提供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本期大家談聚焦穩健的貨幣政策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凝聚共識和力量。[詳細]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建設發展的主體,對城市的脈搏跳動最熟悉。讓市民參與治理“城市病”,有助于推動城市體檢工作走深走實,形成一份切合實際、指標具體、反映民心的“體檢報告”。對照這份報告,相關部門能更精確地找差距、補短板、堵漏洞,“治已病、防未病”[詳細]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分析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堅定發展信心,匯聚發展力量。[詳細]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用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這份“打分表”,必能促使更多人樹立綠色政績觀,更加自覺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齊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詳細]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多樣化綠色轉型路徑,在減排降碳過程中加強相互配合、形成優勢互補,就能以“多元”激發主動性和創造力,以“一體”凝聚整體力量,更加積極穩妥地實現“雙碳”目標,更好地建設美麗[詳細]
更好發揮高層次專家作用,利用重要國際會議論壇、外國主流媒體等平臺和渠道發聲。發揮研究機構、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對文明交流的促進作用,動員各方面一起奏響交響樂、大合唱。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文明交流對話的途徑和形式,提升傳播效能,更加生動立體地展現豐[詳細]
圍繞“為誰創新、誰來創新、創新什么、如何創新”,從制度建設著眼,對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進行全鏈條整體部署,對政策、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關鍵創新資源進行系統布局,一體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詳細]
努力把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和新疆的區位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必能進一步激發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惠及各族群眾。[詳細]
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理論強,才能方向明、人心齊、底氣足。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標準不降、勁頭不松,把主題教育謀劃好、組織好、落實好,實實在在抓好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實實在在檢視整改突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