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胸懷夢想的遠征,尤需逢山開路的闖勁;前無古人的事業,呼喚鍥而不舍的篤行。
指出“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將長久不變,永遠不會自己關上開放的大門”,強調“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強營商環境建設,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要求“全方位大力度推進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在各地考察時對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出明確要求,充分彰顯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開創了以改革開放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新局面。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堅持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只有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才能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我們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把準方向、守正創新、真抓實干,既擴大開放之門,又將改革之路走穩,在新征程上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條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奮進新征程,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把準改革方向,明確目標任務,以科學的謀劃、創新的魄力推進改革,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就一定能推動改革開放這艘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點領域改革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要求“要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鞏固和深化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創新性政策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強調“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面對改革的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只有牽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鍵主體、關鍵環節、關鍵節點,才能以重點帶動全局,把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奮進新征程,我們要抓好重大改革任務攻堅克難,統籌全局、把握重點,聚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重大問題謀劃推進改革,用好機構改革創造的有利條件,努力在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調整深層次利益格局上再攻下一些難點。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要求“大興調查研究,總結用好我國開放發展的成功經驗,加強對開放工作的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謀劃,把國際經貿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摸準吃透,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策、行動有力”。新時代以來,號召深圳“先行示范”,推動上海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推動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賦予雄安更大改革自主權……謀劃改革全局、推動改革實踐,以調研開局、以調研開路,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引領廣大黨員干部用好“傳家寶”、做足“基本功”。奮進新征程,我們要加強改革調查研究,多到矛盾問題集中的地方和部門去,深入基層、走進群眾,體察實情、解剖麻雀,既深入研究具體問題,又善于綜合各方面情況,在總體思路和全局工作上多動腦筋、多下功夫,練就駕馭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過硬本領,廣泛凝聚全社會推進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改革抓落實,強調“凡是議定的事要分頭落實,不折不扣抓出成效”,要求“把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推動改革落地見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要有釘釘子精神,落實落細改革主體責任”。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示范引領下,各地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主動擔責,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健全抓落實工作機制,形成以上率下、協調聯動抓改革落實的大格局。奮進新征程,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加大改革抓落實力度,完善上下協同、條塊結合、精準高效的改革落實機制,下更大氣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我們就一定能推動改革開放新舉措落地見效,更好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四十五載波瀾壯闊,新征程催人奮進。前進道路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朝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康莊大道上譜寫時代華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對延續歷史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陜北粗獷豪邁、關中深沉敦厚、陜南鐘靈毓秀,三秦大地孕育出風格迥異的民間藝術。如何讓融進人[詳細]
在強化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上作表率,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嚴格按照權限、規則、程序開展工作,嚴防“燈下黑”“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始終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鍛造敢于監督、善于監督、規范監督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詳細]
“新疆不再是邊遠地帶,而是一個核心區、一個樞紐地帶”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面向未來,發揮獨特區位優勢,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新疆一定能在“東聯西出”“西引東來”中躍上更高臺階、實現更大發展。[詳細]
數字貿易打破了傳統貿易的時空限制,對全球貿易的模式、結構、規則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成為引領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詳細]
堅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辦學規模與辦學效益、學科專業結構與層次類型、辦學質量與服務水平等關系,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詳細]
貨幣政策是宏觀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提供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本期大家談聚焦穩健的貨幣政策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凝聚共識和力量。[詳細]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建設發展的主體,對城市的脈搏跳動最熟悉。讓市民參與治理“城市病”,有助于推動城市體檢工作走深走實,形成一份切合實際、指標具體、反映民心的“體檢報告”。對照這份報告,相關部門能更精確地找差距、補短板、堵漏洞,“治已病、防未病”[詳細]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分析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堅定發展信心,匯聚發展力量。[詳細]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用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這份“打分表”,必能促使更多人樹立綠色政績觀,更加自覺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齊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詳細]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多樣化綠色轉型路徑,在減排降碳過程中加強相互配合、形成優勢互補,就能以“多元”激發主動性和創造力,以“一體”凝聚整體力量,更加積極穩妥地實現“雙碳”目標,更好地建設美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