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內在關系的兩個基本方面,是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做好宏觀經濟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供需關系,這就要求根據供需矛盾的變化相機抉擇合理的策略
找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的有機結合點,才能釋放兩者協同發力的巨大潛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星光點點,海風陣陣。12月,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開幕式上,無人機表演以星空為幕、以光影作畫,呈現聲光電交融的視聽盛宴。“海口杯”帆船賽,三亞國際文博會,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開放周……相關活動累計接待人數超20萬人次,線上觸達超5億人次,線上線下直接銷售額累計超5000萬元。消費升級催生新供給,有效供給激發新需求,供需協同發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增添新活力。
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內在關系的兩個基本方面,是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做好宏觀經濟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供需關系,這就要求根據供需矛盾的變化相機抉擇合理的策略。近期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五個方面精辟概括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的優勢,不僅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之舉,也是應對外部沖擊,破解發展難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增強我國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的有效手段。
經濟發展是一個供給與需求相互影響作用、相互促進的過程。沒有需求,供給就無從實現,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沒有供給,需求就無法滿足,新的供給可以創造新的需求。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必須推進供給端創新,以提升供給與需求的適配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明年九項重點任務中,第一項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眼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突破供給約束堵點、卡點、脆弱點,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安全性,才能以自主可控、高質量的新供給牽引創造新需求。
市場是全球最稀缺的資源。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顯著的規模經濟優勢、創新發展優勢和抗沖擊能力優勢。充分用好超大規模市場這個寶貴的戰略資源,以規模擴大、結構升級的內需牽引和催生優質供給,能夠助推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應該看到,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無論是“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還是“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抑或是“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釋放內需潛力,為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發揮“助推器”“穩定劑”作用。
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在政策實施上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有效需求,是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需求,是有合理回報的投資、有收入依托的消費、有本金和債務約束的需求,是可持續的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提升供給結構對有效需求的適配性,不能形成不符合發展方向和市場需求的落后產能和產品。因此,找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的有機結合點,才能釋放兩者協同發力的巨大潛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高質量發展蘊藏著提升供給質量和擴大內需的無窮潛力。增強信心和底氣,準確把握明年經濟工作的政策取向,我們定能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以硬件聯通實現配套銜接,以制度創新推動機制協同,滬蘇浙皖四地必能牢牢抱緊為區域發展共同體,為全國高質量發展樹標桿、作示范。[詳細]
新征程上,把社區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我們就一定能不斷打開基層治理新局面,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詳細]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對于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展望未來,順應數字時代發展趨勢,繼續推進數字技術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以數字化轉型促進市域社會治理理念和模式的迭代更新,必能凝聚合力、攻堅克難,不斷書寫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詳細]
守正道而開新局,致廣大而盡精微。新時代新征程,胸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加強協同配合,以科技創新增強經濟活力,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內生動力,形成全國上下競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中國經濟前景光明![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對延續歷史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陜北粗獷豪邁、關中深沉敦厚、陜南鐘靈毓秀,三秦大地孕育出風格迥異的民間藝術。如何讓融進人[詳細]
在強化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上作表率,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嚴格按照權限、規則、程序開展工作,嚴防“燈下黑”“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始終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鍛造敢于監督、善于監督、規范監督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詳細]
“新疆不再是邊遠地帶,而是一個核心區、一個樞紐地帶”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面向未來,發揮獨特區位優勢,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新疆一定能在“東聯西出”“西引東來”中躍上更高臺階、實現更大發展。[詳細]
數字貿易打破了傳統貿易的時空限制,對全球貿易的模式、結構、規則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成為引領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詳細]
堅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辦學規模與辦學效益、學科專業結構與層次類型、辦學質量與服務水平等關系,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詳細]
貨幣政策是宏觀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提供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本期大家談聚焦穩健的貨幣政策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凝聚共識和力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