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易繼明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旨在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方案》立足國內外形勢,堅持問題導向,目標明確、把握關鍵、措施得當,是新階段專利轉化工作的行動綱領。
盤活存量,培育增量。我國專利存量較大,創新要素資源豐富。然而,技術研發與后續產業鏈之間的鏈接并不充分,存量專利進入生產環節還比較難。在專利轉化產業鏈中,各種資源尚未達到最優配置,專利價值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和有效釋放。《方案》從盤活存量和培育增量入手,提出篩選存量專利,充分激活專利潛在市場價值。2022年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6.7%,其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方案》以高價值專利的篩選為起點,建立市場導向的存量專利篩選評價、供需對接、推廣應用和跟蹤反饋機制,充分激發經營主體的活力與創造力,解決權利人與實施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促進成熟市場體系與交易鏈的形成。在專利轉化運用中,《方案》關注價值增量的培育,推動實現從有到多、從多到精的跨越。在重點產業領域,進一步發掘技術價值,將技術領先優勢及時、高效地轉化為市場優勢。《方案》重點關注經營主體間的多元協作與技術共享,鼓勵專利組合的發掘、培育與產業化,重視創新聯合與專利聯盟,探索未來前沿科技的新型開發協作機制。
打通堵點,強鏈增效。專利價值的實現,需要“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產品應用”全產業鏈的暢通。《方案》以重點主體和重點客體為切入點,打通專利轉化運用的關鍵堵點,暢通產業價值鏈。在主體方面,《方案》重點關注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中小企業。對高校和科研機構,優化職務成果轉化管理模式,完善專利轉化容錯機制,采取類型化、整體性的動態價值評估方式,降低技術轉化阻力。同時,完善收益分配機制,激發權利人進行技術產業化的內在動力。對中小企業,《方案》通過精準服務、投資對接、融資支持等方式,提供體系化的解決方案。一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專利產業化幫扶;另一方面,從投資對接和上市服務兩方面入手,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在客體方面,《方案》重點關注高價值專利和專利密集型產品。建立科學、系統的工作指引,減少對數量的追求,更加重視專利質量、市場應用與產業化價值。同時,精準投放財政資金與政策資源,加強對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專利的跟蹤、監測與反饋,助力高價值專利的產出和實施。此外,在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認定、培育、監測等過程中,增強政府決策的科學性與透明度,有針對性地培育和推廣專利密集型產品,完成專利價值實現的“最后一公里”。
創新服務,增強動力。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在權利界定、價值評估、交易轉化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復雜性和專業性,這就容易增加市場交易成本,甚至出現交易壁壘。《方案》著眼于構建良好的知識產權要素市場體系和服務生態,綜合利用數據處理、智能化評估、平臺建設等互聯網技術,激發市場活力,加強技術賦能,增強專利轉化的內生動力。一方面,樹立以促進專利產業化為導向的服務理念,完善知識產權要素市場,構建高標準的市場體系和良好的服務生態。完善專利權轉讓登記機制,健全專利開放許可、信用監管、糾紛調解等配套措施。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融資信貸業務,探索知識產權開發性金融措施,穩步推廣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管理的風險補償機制,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評估、線上登記、質物處置等模式。拓展專利代理服務業務,創新服務模式,為創新主體提供專利轉化運用的解決方案。發揮自由貿易港和自由貿易試驗區“頭雁”作用,加快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建設,不斷擴大知識產權貿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整合功能,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搭建供需對接、資源匹配、服務集成的平臺,并提供精準服務。開發數據資源,形成專利資源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匹配機制。對不同市場價值的專利,匹配差異化、針對性的政策和具體措施。同時,借助平臺將分散的運營服務體系充分集成,多管齊下,多力協作,促進在“科技推動—產業支撐—商貿融合”的過程中充分實現專利價值。
統籌內外,組織推進。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方案》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國際統籌協作和國內組織推進的工作原則。《方案》關注海外權利人的技術引進,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國際技術合作形式。一方面,積極吸引海外專利權人在我國進行專利成果轉化,豐富產品類型。另一方面,促進更具開放性的國際綠色技術知識產權開放實施,提升國際技術合作水平,推動全人類的技術發展和普惠共享。同時,《方案》提出成立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牽頭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工作專班,各地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好專項行動各項任務。通過組織協同和配合,有組織地推動專利轉化運用工作。
(作者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乘勢而上,增強產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優勢,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我們就一定能夯實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讓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更加豐沛。[詳細]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催人奮進的偉大時代,我們進行的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緊緊依靠全體人民和衷共濟、共襄大業,方能成就新的精彩、譜寫壯美華章。讓我們迎著新年的曙光,保持“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干勁,以團結凝聚力量,以奮[詳細]
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僅將為經濟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還能以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詳細]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新征程上,錨定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奮斗目標,揚起14億多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憧憬的風帆,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堅定信心、奮勇前行,就一定能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中[詳細]
新時代新征程,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需要從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中汲取充足的養分和力量。我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始終站穩人民立場,自覺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使人民的創造熱情得到激發、創造意愿得到尊重、創造實踐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我們要樹[詳細]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詳細]
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危中有機,危可轉機。新時代偉大實踐中,我們要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牢牢掌握主動權,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詳細]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我們要在黨的領導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詳細]
堅定信心、增強定力、攻堅克難,讓“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配合得更精準、更有力、更有效,中國經濟航船必將沿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劈波斬浪、行穩致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