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黨中央召開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會議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新征程上高舉起我們黨的文化旗幟。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文章,與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一道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
——編者
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準確把握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一定能不斷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2023年,是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全國博物館共接待觀眾人數達12.4億人次,各大博物館成為很多游客首選的旅游目的地,人們在參觀文物中思接千載,聆聽跨越時空的文明回響,開啟探尋“何以中國”的旅程。新時代的中國,“文博熱”“文創風”“觀影潮”“詩詞熱”不斷興起,不僅折射出人們的文化生活與精神風貌為之一新,更彰顯著文化建設的累累碩果與滿滿收獲。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面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展現出了強大偉力,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新時代以來,從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激蕩愛國心、激發報國志,到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久久回蕩,可以感受到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從“國潮”“國風”成為消費市場的新風尚,到國產電影票房屢創新高,可以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日益繁榮。同時,隨著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壯大,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億萬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激發,全民族的志氣、骨氣、底氣空前增強,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匯聚起強大精神力量。實踐充分證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展望未來,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準確把握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一定能不斷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譜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華章。
一切偉大的實踐,都需要科學理論的正確指引。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加強理論思維,總結好、運用好黨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思想理論成果,更好指引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征程上,要持續加強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闡釋,并自覺貫徹落實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圍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是源自歷史的深刻洞察,也是昭示未來的卓識遠見。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我們定能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譜寫民族復興新篇章。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任務艱巨、前景壯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強化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把黨的自我革命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嚴密,把每條戰線、每個環節的自我革命抓具體、抓深入,堅定信心、[詳細]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以解決問題為工作導向,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善于把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作為工作突破口,在攻堅克難中[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要把持續扎根鑄牢共同體意識落實到經濟、教育、就業、社區建設、文化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中”。本期大家談刊登3篇稿件,為鞏固發展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凝心聚力。[詳細]
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總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進展、新成效,深刻闡述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對持續發力、縱深推進反腐敗斗爭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視野宏闊、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為新時[詳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承載著民族記憶和民族精神,是我們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新時代新征程,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守正創新中構筑中華文化新氣象、激[詳細]
一個民族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需要很多力量來推動,核心價值觀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詳細]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對于中國共產黨人而言,讓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國之大者”,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績。群眾利益無小事。關心群眾利益,既要為群眾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著想,多做作鋪[詳細]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要以改革到底的堅強決心,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堅決破除一切制約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詳細]
找準突破口,統籌資源、多措并舉,從供給側與需求側兩端發力,才能把握機遇,切實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詳細]
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緊緊扣住增加農民收入這一中心任務,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讓廣大農民群眾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廣大鄉村就會實現全面提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三農”畫卷將更加壯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