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仲 音
積極探索開展“民呼我為”“接訴即辦”等,暢通群眾意見反映渠道;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著力辦好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圍繞民生訴求等方面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實行問題“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地突出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痛點難點問題,把主題教育的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成效。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其中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正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所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迫切需要我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善于運用這一重要思想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堅持問題導向,首先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現問題,不回避躲閃、更不能諱疾忌醫。新時代以來,從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到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組合拳”,再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實踐表明,抓住問題就找到了實踐前進的突破點。對于“躲不開、繞不過”的深層次矛盾和“前進中的問題、發展中的煩惱”,只有奔著問題去、迎著矛盾上、向著難處攻,才能在回答時代問題中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通過調查研究掌握實情、抓住癥結、解決問題,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的工作方式。1988年,習近平同志赴任福建寧德伊始,就深入基層,聽民聲,察實情。調研開路,實干開局,親下基層接訪,深入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問題,逐步形成“四下基層”工作制度,帶領寧德黨員干部群眾,“滴水穿石”“弱鳥先飛”。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地方考察調研,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謀篇布局。我們研究問題、制定政策、推進工作,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加強科學論證,防止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干。要深入實際摸清真實情況,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調查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把握準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使制定的政策更加符合客觀實際、符合群眾需要。
檢驗調查研究成效,要看是否摸清社情民意、是否解決實際問題,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把“實”的要求貫穿工作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把脈問診、解剖麻雀,進行問題梳理、難題排查”,強調“既看‘高樓大廈’又看‘背陰胡同’,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我們要把握開展調查研究“深、實、細、準、效”的“五字訣”,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和單位調研,哪些方面問題突出就聚焦哪些方面調研,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就重點在哪個環節調研,準確了解群眾的所憂所盼。要注重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在調查的基礎上深化研究,提高調研成果質量,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
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解決我國的實際問題。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不斷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和本領,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推向前進。
只有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緊密圍繞黨的中心工作,才能確保金融工作與國家整體發展目標相一致。踏上新的奮斗征程,我們要主動作為、善作善成,全力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詳細]
把歷史的卷軸向未來鋪展,我們要奮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僅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跡,也在文化建設和文明發展上創造新的更大輝煌。[詳細]
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護綠水青山,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做好問題整改“后半篇文章”,必能更好書寫人民滿意的環保答卷。[詳細]
善于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探索破解問題的辦法,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詳細]
一切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創新和文明進步為先導和基礎。著眼未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繼續推進“兩個結合”,堅持文化自信,我們定能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詳細]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領、興黨本領、強國本領學到手,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我們就一定能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詳細]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奮斗目標,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敢作善為,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詳細]
以跳出歷史周期率為戰略目標,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不僅是歷史的昭示、時代的需要、人民的呼喚,更體現出對嚴峻復雜考驗的清醒認識、對初心使命的執著堅守[詳細]
“當高樓大廈在中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前進道路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持續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團結奮斗、奮楫篤行,就一定能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詳細]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加快建設金融強國使命在肩、責任重大。前進道路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積極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