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中國將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動力、新機遇
“5%左右的增長預期目標彰顯中國經濟的雄心和信心”“新質生產力有助于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國經濟增長穩定、市場廣闊,與中國合作極具吸引力”……國際社會關注中國全國兩會,看好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潛力,期待中國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更多正能量。
2023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成色十足,展現出強大的韌性。過去一年,面對異常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增長5.2%,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按可比價計算,去年中國經濟增量超過6萬億元,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總量。事實證明,中國經濟仍是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擁有巨大發展潛力。
2024年5%左右的增長預期目標凸顯中國經濟之“穩”,釋放出明確的、積極的信號。中國穩定的增長預期不僅可以更好凝聚發展共識,也能給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帶來寶貴的確定性。中國具有顯著的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完備的供給優勢、高素質勞動者眾多的人才優勢,科技創新能力在持續提升,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在加快壯大,發展內生動力在不斷積聚,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中國經濟向“新”而行,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必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勁的推動力、支撐力。國際輿論普遍關注到“新質生產力”寫入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認為新質生產力“已成為中國以創新和科技進步賦能經濟發展的戰略基石”。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突破萬億元,同比增長近30%;數字經濟加快發展,5G用戶普及率超過50%;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火電,全年新增裝機超過全球一半……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未來產業有序布局,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一批重大產業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愛爾蘭時報》網站報道認為,中國全國兩會討論新質生產力,將在一個更加智能的信息時代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
中國經濟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釋放活力潛力,與各國實現互利共贏。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外貿質升量穩,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一系列務實舉措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傳遞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號。國際投資者繼續看好投資中國的機遇,“要想保持全球競爭力,必須在中國市場磨礪”成為許多跨國公司的共識。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有力推動自身經濟發展,也給各國提供合作共贏的機遇,有利于共同做大全球經濟發展的“蛋糕”。
回顧過去一年,多重困難挑戰交織疊加,中國經濟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成績來之不易。新的一年,中國將錨定目標,篤行實干,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動力、新機遇。
推動科技創新、推進國家水網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新質生產力……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張玉卓就社會各界關切進行了回應。[詳細]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采訪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6位全國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回應熱點問題,講述履職故事,凝聚奮進力量。[詳細]
凝聚眾智,匯聚眾力。將創新基因融進發展血脈,點燃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引擎,我們就一定能奏出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詳細]
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保持全球第一,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型支柱產業快速崛起……今天的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綠色發展動能澎湃,正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闊步前[詳細]
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詳細]
新的春天,新的出發,沿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堅定向前。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以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詳細]
要立足本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區位條件等,找準經濟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謀劃用好牽引性、撬動性強的工作抓手,發揮自身優勢、彰顯自身特色,以一域服務全局,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詳細]
重視學習是我們黨推動事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堅持不懈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以思想高度統一確保政治統一、行動統一,全黨更加團結一致、本領不斷增強,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就一定能夠劈波斬浪、行穩致遠。[詳細]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青年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生力軍。新時代新征程,廣大青年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歷史傳承中,從黨百余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中,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汲取智慧和力量,聚焦文化發展的[詳細]
在全社會大興勤儉節約之風,提倡節約、反對浪費,一方面要靠宣傳教育,引導人們從內心深處樹立儉樸意識,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改掉人走燈不關、水龍頭不擰緊、餐飲浪費等不良習慣。另一方面要建立反對浪費的長效機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