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劉雨瑞
以產促城,城市活力才更足。以城興業,產業會更興旺。產城互動、產城融合,有賴于做好協同文章
走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航站樓,向北800米,開放式園區“五十六度玫瑰園”映入眼簾。這座園區因機場而生,旨在打造集酒店、辦公、展覽、商業等于一體的“城市會客廳”,目前已吸引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項目入駐。
五十六度玫瑰園所在地,正是地跨京冀兩地的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總面積150平方公里的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乘勢崛起。截至2023年底,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累計新增注冊企業近萬家,建成投產投運重大產業項目30余個??缭绞〖壭姓^,這里為協同發展、產城融合寫下生動注腳。
城市興與產業旺,往往相輔相成??v觀現代化進程,城市化與工業化互相依托、互相影響,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然而,當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不是規模越大越好、資源越集中越好,而是必須注重發展質量。京津冀三地堅持“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化”發展,北京從曾經的“大而全”轉向“高精尖”,天津以“引得來”鞏固“發展好”,河北用“接得住”實現“升級跳”。進而言之,明晰城市功能定位、區域角色定位,才能更好統籌城市建設與產業布局,更好服務協同發展大局。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以產促城,城市活力才更足。三地協同發展,產業轉移對承接地的影響非常直接。河北保定軌道交通產業園,有一家企業名叫“河北京車”,2018年落地保定。看到一輛輛設計精良、美觀大氣的地鐵列車下線,記者忙問:“為啥來河北?”企業負責人表示,這里不光有自己一家企業,還有上下游配套企業,大家抱團發展。軌道交通產業園加快建設,助力保定裝備制造產業智能升級;保定做好配套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增加了本地就業,涌起發展新活力。打牢產業基礎,提升產業品質,促進城市與產業同步升級,就能激活一座城市。
城市是產業發展的載體,以城興業,產業會更興旺。“一條運河千里長,運河兩岸是故鄉”。北京藝術中心,歌劇《運河謠》曲調悠揚,盡顯文化魅力。北京城市副中心積極打造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載地,文化、旅游、教育等產業齊頭并進,城市配套服務也持續跟進。得益于城市品質不斷提升,這里的承載力和吸引力與日俱增;越來越多企業、人才落地扎根,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有什么樣的城市定位,就會有什么樣的產業集聚。以城市為母體,拓展承載產業的空間;以產業為根基,促進城市更新、完善配套服務——雙輪驅動、相互成就,就能形成良性循環,匯聚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產城互動、產城融合,有賴于做好協同文章。這意味著,城市化和產業化要匹配起來,不能有的質量高、有的質量低,有的速度快、有的速度慢。京津冀三地的發展階段、發展水平有差異,應立足本地、結合實際,推動產業結構與城市功能相融合。用產業鏈的視角謀劃產業布局,以城市群的眼光明確城市定位,奮力推進京津冀產城融合發展,大有空間,大有可為。
面對發展新機遇,立起來,就能掌握主動;破得好,才能拓展空間。先立后破,順應趨勢,統籌兼顧,科學施策,就一定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綻放新光彩。[詳細]
創新不是“獨角戲”,而是“大合唱”,開放為創新提供了重要基礎。只有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才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詳細]
青年人精力充沛,思想活躍,學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更深一些,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學到手,必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堅實的奮斗足跡。[詳細]
金融業是人才和智力密集的行業,推動我國金融改革發展需要大批金融人才。一切從實際出發,多管齊下、協同發力,鍛造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就一定能為金融強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提供堅實可靠的人才保障。[詳細]
歷史經驗表明,科技革命總是能夠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以新質生產力支撐高質量發展,一定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強大物質技術基礎。[詳細]
一個個民生領域的“更”,標注的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代表委員履職盡責的關注焦點?;貞裰危瑓R聚民意民智,共商發展大計,是這場春天的盛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也生動彰顯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顯著優勢。[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在代表委員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勇擔使命、開拓進取,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詳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系列新目標新舉措,傳遞出中國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接受記者采訪的國際人士表示,中國經濟有強勁韌性和巨大潛力,在國際形勢動蕩加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一個扎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將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動力[詳細]
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委員說,近年來,“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等開展實施,推動了高校與企業強化創新合作。建議進一步深化改革,打通堵點卡點,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