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殷 鵬
202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2%,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今年前兩個月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發展質量不斷改善……我國經濟在新冠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恢復發展,“成績單”可圈可點,展現出強大韌性。
韌性通常是指系統經歷沖擊或擾動后恢復、回彈的能力,經濟韌性主要是指一個經濟體應對外部干擾、抵御風險沖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100多個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只有少數實現現代化、成為高收入經濟體。那些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一些是因為經濟缺乏韌性而未能有效抵御各種風險沖擊,導致經濟增長后續乏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看一個國家發展前景是否光明,經濟韌性是一個重要判斷指標。
一般來說,判斷一個國家經濟韌性的強弱,大致可從風險承受能力、恢復發展能力、適應變革能力三個層次來考察。
經濟韌性強,首先體現在面對風險挑戰具有足夠承受能力。在國民經濟運行中,往往是增長與波動并存。面對一些內外部沖擊,頂住短期壓力,保持宏觀經濟總體穩定,是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發展遭遇過多重沖擊,既有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等經濟金融風險,也有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還有中美經貿摩擦和外部遏制打壓,但我國始終保持宏觀經濟大盤穩定,沒有發生大的波動。這離不開我國日益強大的綜合國力,包括完整的產業體系、豐富的人力資源、便利的基礎設施、強大的國內市場等,更離不開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這些方面共同匯聚成抵御風險的強大合力。
經濟韌性強還體現在經歷波動后能夠快速恢復。面對沖擊迅速響應、積極調控,才能有效應對負面影響,在快速適應與調整中保持經濟穩定。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我國主要經濟指標一度明顯下滑。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迅速行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積極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有效應對外部風險傳導沖擊,我國經濟在世界各國中率先復蘇。根據形勢變化相機抉擇、靈活運用各類政策工具,提高了我國經濟系統的適應和恢復能力,并為重構平衡、實現新的穩定增長營造了良好環境和充足空間。
適應變化和不斷變革的能力,也是經濟韌性強的重要表現。順應時與勢的發展變化,科學有效地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才能不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為增強經濟韌性注入不竭動力。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在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的大背景下,我國自覺把握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依托國內大市場優勢、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布局和先手棋,不僅有利于化解外部沖擊和外需下降帶來的影響,更能增強我們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總的來看,我國經濟在風浪中成長、在磨礪中壯大,顯示出強大韌性。這與我國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制度安排、政策引導和歷史文化等各種因素及其有機結合密不可分,從根本上說則是源自黨的堅強領導。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確保中國經濟巨輪在波濤洶涌的世界經濟中破浪前行,彰顯出強大韌性。面對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形勢的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積極擔當作為,不斷增強我國經濟韌性,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和驚濤駭浪中行穩致遠。
用一根根網線消弭數字鴻溝,用一塊塊屏幕連接異地課堂。數字教育正以公平、包容、開放、共享等優勢,為每一名學習者提供成就自己、全面發展的新路徑。[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深化改革沒有窮期,優化營商環境也要永遠在路上。錨定目標、攻堅克難、持之以恒,以深化改革破除影響營商環境的“[詳細]
前不久在湖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港中坪村,前往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當地為基層減負、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等情況,強調“要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精兵簡政,持之以恒抓好這項工作”。本期大家談,我們一起關注各地減負實效,為進一步[詳細]
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這是中國一貫秉持的理念。中國推進開放合作、共贏發展,致力于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當前,中國在克服各種困難挑戰的過程中展現出了更加自主有力的發展態勢,持續為國際合作帶來更多機遇[詳細]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繁榮發展新時代中國史學,要矢志不渝堅持人民立場、回應時代關切、恪守科學原則,使新時代中國史學彰顯出深厚的人民性、強烈的時代性、鮮明的科學性。[詳細]
優化營商環境,可謂“永不竣工”的系統工程、民心工程。拿出務實舉措,凝聚最大合力,千方百計、全力以赴優化營商環境,形成人人、時時、處處皆重營商環境的好氛圍,就一定能進一步提振信心、激發活力,讓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更加充沛。[詳細]
中國式現代化立足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實際、順應時代潮流,既符合世界現代化發展的普遍規律,又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特殊規律,體現了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有機統一。正因如此,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推動中國快速發展起來,而且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詳細]
近年來,黨中央圍繞加強數字政府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但數據孤島的存在、實體化工作機制不健全、應用場景開發創新不足、上下體制的不順等問題還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亟待從體制機制層面突破。[詳細]
構建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有助于深入探究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道理、學理、哲理,揭示中華民族內在凝聚力和發展動力,闡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與繁榮的促進作用,解決相關領域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思想理論和話語體系所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