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彭 飛
新型消費代表著消費升級的方向,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需求,激發有潛能的消費
把握趨勢,創新思維,把老百姓喜歡的消費熱點培育得更好,才能進一步釋放消費動能,增強經濟活力
探店、運動、逛主題市集……在北京朝陽區朝外大街的“THEBOX”商場,里面沒有滿滿當當的店鋪,取而代之的是像藝術展一樣的商品展覽。這家集文化、藝術、娛樂、休閑、運動、餐飲于一體的“策展型零售”商場,以獨特的消費新場景迅速積累人氣,吸引眾多消費者前來“打卡”。
舊街區成為新地標,老字號賣出“新味道”,商旅文體深度融合……在人們身邊,新業態新模式遍地開花,越來越多新型消費受到青睞。數字消費蓬勃發展,1—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達21535億元,同比增長15.3%;健康消費潛力釋放,1—2月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3%;冰雪消費廣受歡迎,春節期間,部分重點監測電商平臺滑雪裝備銷售額同比增長五成以上……新型消費不斷壯大,成為當前消費市場的一大亮點,也為消費增長提供了新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毙滦拖M代表著消費升級的方向,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需求,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實踐中,一些地方順應消費升級趨勢,積極打造多元業態,以新產品、新服務、新體驗點燃更多人的消費熱情。比如,上海靜安區推動商業綜合體從地面延展到更高的露臺、天臺,打造融合夜購、夜食、夜娛、夜秀、夜動的“露臺經濟”,讓夜間消費更加豐富多樣;四川成都連山村圍繞桃產業做文章,修建桃源步道,統一打造陽光房、水美鄉村等消費場景,拓展“產業+休閑娛樂觀光”模式,讓“賞花經濟”紅紅火火。把握趨勢,創新思維,把老百姓喜歡的消費熱點培育得更好,才能進一步釋放消費動能,增強經濟活力。
新型消費是新技術作用于消費并服務最終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反過來講,新型消費也為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前沿科技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為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提供了試驗田。在數字經濟方興未艾、綠色經濟勢頭正猛、銀發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更好發揮消費的牽引帶動作用,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推動技術應用創新,促進產業與消費雙升級,有助于搶抓未來產業新機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還在持續,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長,生活改善和體驗升級的需求還很多。這意味著,新型消費有很大增長空間。也要看到,新型消費領域發展還存在基礎設施不足、服務能力偏弱、監管規范滯后等問題。比如,2023年,全國12315平臺接收網購投訴舉報超過1200萬件。其中,以直播電商為主的新興電商投訴舉報增幅明顯高于傳統電商平臺,直播帶貨投訴舉報量5年間增幅高達47.1倍。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短板,規范創新監管方式,新型消費才能在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邁上新臺階,在拓寬經濟增長空間、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新型消費不僅為消費注入新活力,也孕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搶抓機遇,培育壯大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同時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消費意愿和能力,打造更加放心舒適的消費環境,定能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用一根根網線消弭數字鴻溝,用一塊塊屏幕連接異地課堂。數字教育正以公平、包容、開放、共享等優勢,為每一名學習者提供成就自己、全面發展的新路徑。[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深化改革沒有窮期,優化營商環境也要永遠在路上。錨定目標、攻堅克難、持之以恒,以深化改革破除影響營商環境的“[詳細]
前不久在湖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港中坪村,前往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當地為基層減負、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等情況,強調“要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精兵簡政,持之以恒抓好這項工作”。本期大家談,我們一起關注各地減負實效,為進一步[詳細]
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這是中國一貫秉持的理念。中國推進開放合作、共贏發展,致力于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當前,中國在克服各種困難挑戰的過程中展現出了更加自主有力的發展態勢,持續為國際合作帶來更多機遇[詳細]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繁榮發展新時代中國史學,要矢志不渝堅持人民立場、回應時代關切、恪守科學原則,使新時代中國史學彰顯出深厚的人民性、強烈的時代性、鮮明的科學性。[詳細]
優化營商環境,可謂“永不竣工”的系統工程、民心工程。拿出務實舉措,凝聚最大合力,千方百計、全力以赴優化營商環境,形成人人、時時、處處皆重營商環境的好氛圍,就一定能進一步提振信心、激發活力,讓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更加充沛。[詳細]
中國式現代化立足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實際、順應時代潮流,既符合世界現代化發展的普遍規律,又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特殊規律,體現了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有機統一。正因如此,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推動中國快速發展起來,而且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詳細]
近年來,黨中央圍繞加強數字政府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但數據孤島的存在、實體化工作機制不健全、應用場景開發創新不足、上下體制的不順等問題還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亟待從體制機制層面突破。[詳細]
構建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有助于深入探究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道理、學理、哲理,揭示中華民族內在凝聚力和發展動力,闡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與繁榮的促進作用,解決相關領域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思想理論和話語體系所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