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今天是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連日來,各地區各部門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創新引領10周年”這一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宣教活動,推動大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把馬克思主義國家安全理論和當代中國安全實踐、中華優秀傳統戰略文化結合起來,創造性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出“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強調“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論述,把我們黨對國家安全的認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為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化危機、闖難關、應變局、開新局。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從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制定出臺一系列國家安全領域法律法規,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和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到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頂住和反擊外部極端打壓遏制,以堅定的意志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國家安全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科學價值和實踐偉力,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越走越寬廣。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宏偉藍圖,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國家安全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正確把握重大國家安全問題,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努力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敝袊浆F代化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宏偉事業。為此,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才能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的復雜程度、艱巨程度明顯加大。要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更加注重協同高效、法治思維、科技賦能、基層基礎,推動各方面建設有機銜接、聯動集成;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實現發展和安全動態平衡、相得益彰;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夯實國家安全的社會基礎,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新征程上,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我們定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把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有機統一起來,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不斷增強實現中華[詳細]
實踐充分證明,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完成好首要任務的根本保障。[詳細]
“中國發展前景是光明的,我們有這個底氣和信心?!绷暯娇倳浀男炯な幦诵摹T趶妵ㄔO、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做好發展新質生產力這篇大文章,號角已經吹響,奮斗正當其時![詳細]
新型消費不僅為消費注入新活力,也孕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搶抓機遇,培育壯大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同時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消費意愿和能力,打造更加放心舒適的消費環境,定能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詳細]
用一根根網線消弭數字鴻溝,用一塊塊屏幕連接異地課堂。數字教育正以公平、包容、開放、共享等優勢,為每一名學習者提供成就自己、全面發展的新路徑。[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深化改革沒有窮期,優化營商環境也要永遠在路上。錨定目標、攻堅克難、持之以恒,以深化改革破除影響營商環境的“[詳細]
前不久在湖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港中坪村,前往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當地為基層減負、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等情況,強調“要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精兵簡政,持之以恒抓好這項工作”。本期大家談,我們一起關注各地減負實效,為進一步[詳細]
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這是中國一貫秉持的理念。中國推進開放合作、共贏發展,致力于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當前,中國在克服各種困難挑戰的過程中展現出了更加自主有力的發展態勢,持續為國際合作帶來更多機遇[詳細]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繁榮發展新時代中國史學,要矢志不渝堅持人民立場、回應時代關切、恪守科學原則,使新時代中國史學彰顯出深厚的人民性、強烈的時代性、鮮明的科學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