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李洪興
“點”上資源集聚,“線”上通道互聯,“面”上統籌謀劃,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有機融合,就能以大開放之勢聚大開發之能
開放,不僅需要物流的連接、貿易的暢通,更需要制度的突破、環境的涵養,不僅需要看得見的硬條件,更需要看不見的軟環境
薄薄的卷紙,蘊藏開放的紅利。從浙江臺州,橫跨4000多公里,來到新疆吉木乃縣投資,嘉恒彩印包裝有限公司看重的就是口岸區位優勢與貿易便利。吉木乃口岸,地處中哈俄蒙四國交界,通關條件成熟、交通便捷。企業生產線設在口岸邊,根據客戶需要就地生產,可快捷送達。高性價比引得需求旺,企業又增加了一條流水線。新疆口岸經濟帶的蓬勃活力,刻印著西部地區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實步伐。
開放是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六個堅持”的重大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對地域廣袤的西部地區來說,胸懷大局,順應大勢,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是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西部地區大有可為。
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是“立足一隅謀全局”的深謀遠慮。中國版圖上,重慶作為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其重要戰略支點作用凸顯。從這里出發,中歐班列直抵歐洲,長江黃金水道聯通中部地區和長三角,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山越海。“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推動深居內陸的西部地區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打開了西部開放的新空間。跳出西部,洞察一域、洞見全局,從我國打造開放型經濟的全局中把握西部擴大開放的機遇。“點”上資源集聚,“線”上通道互聯,“面”上統籌謀劃,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有機融合,就能以大開放之勢聚大開發之能。
今天的大開放,必須是高水平對外開放,其中一個重要特征是“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廣西友誼關口岸,海關、邊檢部門業務“多卡合一”,來自東盟國家的農產品實現通關“零延誤”;云南昆明,外商投資企業登記實現“就地辦”“就近辦”,對外資的吸引力在持續加大;陜西西安,建立重點企業出入境業務“一對一”聯系服務機制,為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優先受理、優先審核、優先制證服務。開放,不僅需要物流的連接、貿易的暢通,更需要制度的突破、環境的涵養,不僅需要看得見的硬條件,更需要看不見的軟環境。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聚焦投資、貿易、金融等對外交流合作的重點領域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能不斷提升西部地區的投資吸引力。
大開放,不僅要擁抱世界,也要更加主動服務對接區域重大戰略,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協調發展、開放發展家家都要抓,同時東部和西部、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沿海地區和內地條件各有不同,要從實際出發來抓”。立足本地實際,廣西借助區位優勢,推動產業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戰略;青甘川渝謹記生態使命,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利用資源稟賦,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東數西算”加快推進……在區域協作中共促發展,在協同聯動中實現均衡,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放協同發力、形成合力。實踐表明,“把自身發展放到協同發展的大局之中”,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優勢互補、有機融合,就能為發展提質增效注入活力、積蓄動能。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越開放,就越主動,越自信。立足西部、著眼全國、聯通世界,不斷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定將邁出新步伐、邁上新臺階。
放眼神州大地,新興產業正涌動活力、向陽生長。因地制宜、搶抓機遇,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必能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書寫新篇章。[詳細]
實體經濟是發展的本錢,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探索發展現代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形成地區發展新動能,定能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不斷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詳細]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既優勢互補、整體提升,又錯位競爭、差異化發展,促進文旅共贏、產業共融,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詳細]
推進“公轉鐵”,應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做到“宜鐵則鐵”“宜公則公”“宜聯則聯”。聚焦問題、打通堵點,在豐富多式聯運服務產品、提高運輸組織效率、推進運輸服務規則銜接等方面下功夫,必能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詳細]
只有在一個可預期的市場環境中,經營主體才更有動力去從事創造創新活動。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必須加強預期引導、做好預期管理[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跨區域的顯著特征,需要先進科學技術作支撐。我們要牢牢把握數字技術創新發展新機遇,運用數[詳細]
紀律嚴明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就要組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認真學習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把遵規守紀刻印[詳細]
在本次黨紀學習教育中,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增強政治定力擺在突出位置,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和躬身實踐,在深學、細照、篤行中不斷鞏固自身黨性修養,以砥柱中流、堅如磐石的心態和定力奔赴新征程、開創新勝利。[詳細]
以文明交流交融破除“文明沖突論”,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必能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詳細]
把握“大與小”,平衡“快與慢”,統籌“發展和安全”,發展的辯證法,也是治理的方法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城市是一門科學,它像人體一樣有經絡、脈搏、肌理”。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以綠色低碳、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為導向,抓好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