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為改革指方向、謀方法、明路徑,我們才能凝聚最為廣泛的改革力量
加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使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就能形成“1+1>2”的“化學反應”,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紅利
全面推廣“一企、一照、一碼”應用;建成全市統一的地下管線數據庫;建立涉外商事糾紛訴訟、仲裁、調解一站式多元化解機制……今年初,《上海市堅持對標改革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印發,28大項150小項任務舉措同向發力、形成合力,為優化營商環境注入新動力。這是上海連續7年發布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從1.0版到7.0版,持續迭代升級的行動方案,成為我國改革不斷走向深入、更加集成高效的生動縮影。
在總結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這是一場改革組織方式的深刻變革。”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改革,從前期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中期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再到現階段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蹄疾步穩、有力有序解決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問題。改革方向目標清晰,戰略部署明確,方法路徑高效,實現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協調、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黨的領導得到全面加強,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發揮。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70多次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和中央深改委會議,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項,點面結合、統籌兼顧,構建起制度建設的“四梁八柱”。以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為例,中央層面建立起了一套條縷清晰、邏輯嚴密的機構改革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保證了改革思想一致、認識一致、步調一致,使這場改革開放以來最大規模的機構改革勢如破竹、有序推進。“機構改革能如此推進迅速、銜接平穩,得益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部署和有力引領”,一位新組建部門負責人深有感慨地說。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為改革指方向、謀方法、明路徑,我們才能凝聚最為廣泛的改革力量,增強改革的整體效能。
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新時代以來,改革進入深水區,更多面對的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僅僅依靠單個領域、單個層次的改革難以奏效。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就是改革更加注重系統集成的生動注腳。我們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讓山川披綠、碧水長流,同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讓林海生金、綠富同興;我們既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形成常態化外部壓力,也通過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改革,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實踐證明,避免“頭痛醫頭”,善打“組合拳”,加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使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就能形成“1+1>2”的“化學反應”,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紅利。
堅持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并不等于平均用力。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經濟體制改革對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導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破解發展差距大、資源環境超載等問題,京津冀協同發展結出碩果;祛除同質化競爭嚴重、效率低下等痼疾,鞍鋼與本鋼重組改革,企業活力明顯增強;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讓海南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從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來看,抓住經濟體制改革這一“牛鼻子”,就能起到一子落而滿盤活的效果,更好帶動其他領域改革落實落地。
事業發展沒有止境,深化改革未有窮期。堅持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統籌各領域改革進展,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向前進,就一定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心中裝著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腳踏人間正道,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認識“兩個確立”是黨和人民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堅定信念、強大底[詳細]
新征程上,廣大高校要勇擔使命、貢獻力量,努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搶占發展制高點、培育競爭新優勢、蓄積發展新動能。[詳細]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讓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今天,讓我們走進“沂蒙紅色堡壘村”——臨沂市沂水縣西墻峪村,感悟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以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為發力點,以生態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為突破口,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產業鏈創新鏈就能更好融合。[詳細]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詳細]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沂蒙精神是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攻堅克難、踔厲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新征程上,讓我們大力弘揚和踐行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把沂蒙精神這一豐厚的精神財富轉化為團結奮斗、砥礪前行的強大力量。[詳細]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能動主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人才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作[詳細]
新征程上如何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是每一名黨員都要回答好的重大課題。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也要求我們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過程中注重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要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善于從中華優秀[詳細]
金融服務,連著企業經營的“小生意”,牽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擴大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定能讓金融資源有效轉化為中小微企業的前進動能,更好為經營主體增信心、為經濟發展添活力。[詳細]
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必能以各民族大團結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為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更大貢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