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李鐵林
強化制度約束和考核導向,厘清功能定位,明確支援機制和相應指標,有助于促進服務共享、信息互通、管理互鑒
優化利益分配機制、獎勵激勵標準,讓醫共體成為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才能釋放更強的內生動力
“要多吃一些粗糧,少吃重油重鹽的食物,慎吃海鮮。”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勞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來自武漢市中心醫院的醫生在開具處方的同時,不忘叮囑患者健康飲食。得益于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年過六旬、患有多種慢性病的王建平在家門口就能掛上三甲醫院的“專家號”。“患者不動專家動”,基層就醫更便捷,群眾健康添保障。
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是廣大患者樸素的心愿。近年來,通過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等,醫療衛生工作逐步實現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城鄉分布不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相對薄弱的問題得到一定緩解。目前,已有85%的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醫院達到二級以上醫院服務能力,70%以上的衛生院與上級醫院建立遠程醫療協作關系。前不久,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多部門印發通知,著眼機制建設,要求進一步推動城市醫療資源向縣級醫院和城鄉基層醫療機構下沉。健全機制,打通堵點,才能讓優質醫療資源更好惠及基層。
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機構“門可羅雀”,歸根結底是人們對基層醫療服務質量不放心。確保醫療服務均等化,避免醫療集團、醫共體等止于“掛牌”、流于形式,關鍵在于推進醫療、運營、信息管理的一體化。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近八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先進設備,中高級職稱醫務人員100%定期到基層坐診、60%常態在基層工作,基層醫療機構就醫吸引力顯著提高。強化制度約束和考核導向,厘清功能定位,明確支援機制和相應指標,有助于促進服務共享、信息互通、管理互鑒,從而提高患者就醫滿意度,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
“巡回醫療”“派駐”等形式是否可持續?支援基層醫療機構的積極性從何而來?讓優質醫療服務均等可及,需要輔之以適當的激勵機制和支持保障措施。比如在江蘇省東臺市,當地依托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行醫保基金總額付費,結余資金作為醫共體業務收入,用于人員績效獎勵、醫防融合等,激發了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主動性。優化利益分配機制、獎勵激勵標準,讓醫共體成為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才能釋放更強的內生動力,實現對口合作的常態長效。
立足長遠,還要持續加強基層的科室和人才梯隊建設,變“輸血”為“造血”。從現場觀摩、手把手教學到獨立完成手術,在上級醫院業務專家“組團式幫扶”下,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人民醫院普外科擁有了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能力,診療水平獲得長足進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基層專科薄弱環節,開展學科交流,創新人才培養聘用機制,基層醫療服務才會后勁更強、成色更足。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補齊教育、醫療衛生等民生領域短板”“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錨定讓優質醫療資源更普惠可及的目標,因時因地制宜,以機制建設帶動基層醫療發展,就能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心中裝著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腳踏人間正道,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認識“兩個確立”是黨和人民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堅定信念、強大底[詳細]
新征程上,廣大高校要勇擔使命、貢獻力量,努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搶占發展制高點、培育競爭新優勢、蓄積發展新動能。[詳細]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讓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今天,讓我們走進“沂蒙紅色堡壘村”——臨沂市沂水縣西墻峪村,感悟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以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為發力點,以生態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為突破口,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產業鏈創新鏈就能更好融合。[詳細]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詳細]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沂蒙精神是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攻堅克難、踔厲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新征程上,讓我們大力弘揚和踐行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把沂蒙精神這一豐厚的精神財富轉化為團結奮斗、砥礪前行的強大力量。[詳細]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能動主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人才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作[詳細]
新征程上如何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是每一名黨員都要回答好的重大課題。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也要求我們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過程中注重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要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善于從中華優秀[詳細]
金融服務,連著企業經營的“小生意”,牽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擴大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定能讓金融資源有效轉化為中小微企業的前進動能,更好為經營主體增信心、為經濟發展添活力。[詳細]
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必能以各民族大團結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為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更大貢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