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今年以來,從印發《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到審議通過《關于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再到系統部署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推動西部大開發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一項項重大改革開放舉措加速落地,彰顯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了強大動力和活力。
一路披荊斬棘,一路凱歌前行。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偉大成就。實踐充分表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處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堅持用改革開放這個重要法寶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才能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步一個腳印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堅決破除一切制約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明確要求,是新時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
精準發力,才能切實解決問題。以“破四唯”和“立新標”為突破口,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緊扣制約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突出問題,加快建設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新時代我國科技體制改革打開新局面,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激活科技創新的“一池春水”。致廣大而盡精微是成事之道。正是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切實提升改革的精準性、針對性、實效性,扭住關鍵、精準發力,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邁上新臺階。
協同發力,才能形成合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既實現了重點突破,又實現了整體推進。新時代以來,從《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架起生態文明體制“四梁八柱”,到實施“史上最嚴”新環保法,建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系統謀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準確把握改革的相互關系和耦合作用,中華大地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尤須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
持續發力,才能更好發揮制度優勢。當前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需要應對的風險挑戰、防范化解的矛盾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順應時代發展新趨勢、實踐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動真格、敢碰硬,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無論是加快形成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還是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抑或是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唯有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戰略定力,增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才能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新征程上,高揚改革之帆、把穩發展之舵、緊握奮斗之槳,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奮力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中國式現代化一定能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營商環境像個大磁場,哪里營商環境好,資金就往哪里投,企業就往哪里落,人才就往哪里流。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是個長期工程。堅持久久為功,一個一個問題去解決,一項一項制度去完善,共同營造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定能讓云嶺大地長出更多吸引“金鳳凰”的“梧[詳細]
心中裝著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腳踏人間正道,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認識“兩個確立”是黨和人民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堅定信念、強大底[詳細]
新征程上,廣大高校要勇擔使命、貢獻力量,努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搶占發展制高點、培育競爭新優勢、蓄積發展新動能。[詳細]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讓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今天,讓我們走進“沂蒙紅色堡壘村”——臨沂市沂水縣西墻峪村,感悟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以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為發力點,以生態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為突破口,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產業鏈創新鏈就能更好融合。[詳細]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詳細]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沂蒙精神是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攻堅克難、踔厲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新征程上,讓我們大力弘揚和踐行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把沂蒙精神這一豐厚的精神財富轉化為團結奮斗、砥礪前行的強大力量。[詳細]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能動主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人才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作[詳細]
新征程上如何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是每一名黨員都要回答好的重大課題。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也要求我們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過程中注重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要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善于從中華優秀[詳細]
金融服務,連著企業經營的“小生意”,牽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擴大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定能讓金融資源有效轉化為中小微企業的前進動能,更好為經營主體增信心、為經濟發展添活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