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改革總目標一以貫之,為的就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中國之制”鍛造出新優勢,“中國之治”開啟了新境界,黨和國家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制度競爭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方面,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贏得戰略主動的重要優勢。只有深入到制度層面,才能更好把握“中國之治”的奧秘。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改革總目標一以貫之,為的就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全面深化改革往什么方向走,這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是兩句話組成的一個整體,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前一句規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規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指向。正是依據這個“根本尺度”,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決心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廣前所未有。
這是一場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深刻變革。“從‘戶戶包田’到‘人人持股’”,安徽鳳陽小崗村開展土地確權頒證試點,探索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2017年度首次分紅至今實現六連增,規模經營結出新碩果;“青山有‘價’,綠水含‘金’”,從新安江流域啟動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改革試點,到《生態保護補償條例》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一水共護,生態價值實現樹立新標桿;“線上”立案、“云端”辦案、“智慧”公訴,群眾享受到更多“指尖上的便利”,司法公正更加可觸可感……既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又對成熟的改革成果和改革經驗及時進行總結提升,并用法律法規等形式固定下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這是一場社會生產力和創造力的大解放。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市場活力、發展潛力、社會創造力被充分激發。錨定改革總目標,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為民間投資“破壁”,建立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截至2023年底登記在冊民營企業超5300萬戶,比2012年增長3.9倍;給科研人員“松綁”,探索首席科學家負責制,鼓勵支持首席科學家團隊勇闖科學的“無人區”,下放科技管理權限,賦予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更大科研自主權……不勝枚舉的重大改革有力證明:“中國之制”鍛造出新優勢,“中國之治”開啟了新境界,黨和國家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階段,改革站在了新的歷史關口,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其中一條原則就是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才能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這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也是我們必須寫好的“實踐續篇”。
力量在堅定信心中匯聚,目標在凝心聚力中實現。6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寄托著中華民族的夙愿和期盼。錨定奮斗目標、把握歷史主動,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念,涵養“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氣度,積蓄“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性,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夠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錨定改革總目標,堅定信心,砥礪奮進,“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營商環境像個大磁場,哪里營商環境好,資金就往哪里投,企業就往哪里落,人才就往哪里流。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是個長期工程。堅持久久為功,一個一個問題去解決,一項一項制度去完善,共同營造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定能讓云嶺大地長出更多吸引“金鳳凰”的“梧[詳細]
心中裝著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腳踏人間正道,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認識“兩個確立”是黨和人民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堅定信念、強大底[詳細]
新征程上,廣大高校要勇擔使命、貢獻力量,努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搶占發展制高點、培育競爭新優勢、蓄積發展新動能。[詳細]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讓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今天,讓我們走進“沂蒙紅色堡壘村”——臨沂市沂水縣西墻峪村,感悟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以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為發力點,以生態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為突破口,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產業鏈創新鏈就能更好融合。[詳細]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詳細]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沂蒙精神是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攻堅克難、踔厲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新征程上,讓我們大力弘揚和踐行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把沂蒙精神這一豐厚的精神財富轉化為團結奮斗、砥礪前行的強大力量。[詳細]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能動主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人才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作[詳細]
新征程上如何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是每一名黨員都要回答好的重大課題。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也要求我們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過程中注重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要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善于從中華優秀[詳細]
金融服務,連著企業經營的“小生意”,牽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擴大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定能讓金融資源有效轉化為中小微企業的前進動能,更好為經營主體增信心、為經濟發展添活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