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常 晉
穿街過巷的外賣騎手,傳遞“人間煙火”;東奔西跑的網約車司機,織就“流動脈絡”;扎根鄉村的帶貨主播,架起“云端橋梁”……8400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更好保障他們的權益,成為改革議題。《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等舉措,彰顯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主持黨外人士座談會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大興調查研究,走好群眾路線,問需、問計于民,尊重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注重從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發力點和突破口,增強群眾獲得感、認同度。”堅持人民至上謀劃和推進改革,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使改革更好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擁有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最澎湃的動力。
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為了解決農民工難以融入城市問題,戶籍制度改革破冰前行,1.5億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進得來”“留得住”“有發展”,真正融入新環境、開啟新生活。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決定》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就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人民群眾關心關注話題作出部署,體現出鮮明的人民性。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必須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具體改革思路、制定具體改革舉措,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問計于民知冷暖,問效于民知虛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形成廣泛共識,人民才會積極支持改革、踴躍投身改革。”“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決定》中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正是把頂層設計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在調查研究、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提出的。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回應群眾訴求、真情順應群眾期盼,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定能提升群眾對改革的認同度,把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
共識是奮進的動力,也是改革的推動力。堅持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增強改革決策科學性和改革落實執行力,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才能進一步增強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認同度。充分調動各方面改革積極性,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在新征程上書寫出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應立足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從學理上研究和闡釋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以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彰顯知識體系的自主性,以知識體系的自主性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現代化的原創性貢獻。[詳細]
題定綱成,乘勢而進。立足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抓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解決的重大體制機制問題、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時不我待,責無旁貸。[詳細]
新征程上,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黨的領導貫穿鄉村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詳細]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農業強國,基本要求是實現農業現代化。”拓展現代化發展空間,農業農村是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作為首都最大的平原區和農業大區,北京市大興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國家[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對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因素作出深刻分析,其中一個方面就是“有的領導干部能力不足,面對國內外新環境新挑戰,不知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領導干部的本領高不高、能力強不強,關乎高質量發展能否順利推進,關乎黨中央[詳細]
確保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和面臨的重大問題為提領,加強改革舉措協同配套,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增強整體效能。以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為關鍵抓手,增[詳細]
治理是政治學研究中的重點領域。新時代,我們黨領導人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效推動黨和國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黨治國理政的經驗日益豐富,書寫了“中國之治”新篇章。豐富多樣的治理實踐、卓有成效的治理成果,給我國政治學創新發展注入了動力,為[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不斷促進就業量的擴大和質的提升。”前不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擬增加19個新職業、29個新工種。新職業不斷涌現,既提供發展新機遇、就業新選擇,也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聚焦職業新亮點,共[詳細]
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之路無坦途。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形成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合力,就一定能譜寫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壯美篇章。[詳細]
唯有始終保持銳意進取、迎難而上的奮斗姿態,堅持用改革開放這個重要法寶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奮力寫好改革的時代新篇,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披荊斬棘、一往無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