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浙江省委書記 易煉紅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我們黨的歷史上又一個新的里程碑。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我們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熱潮,結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把全面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高素養勞動者隊伍“三支隊伍”建設,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戰略部署的重點領域和推動全會精神在浙江落地生根、見行見效的有力保障,不斷激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活力動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
深學細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強自覺加快建設現代化干部人才隊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提出“七個聚焦”的改革路線圖和各領域重大改革任務,凝煉提出“六個堅持”重大原則,重點部署了包括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在內的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把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放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大場景中去考量定位、謀劃推進,加快打造勇創新敢爭先、能擔當善作為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者大軍。
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在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中增強政治自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深入總結、全景式呈現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歷史性、革命性、開創性成就,深刻揭示了偉大變革背后的深層邏輯和“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這啟示我們,“兩個確立”是我們在新征程上奪取新的偉大勝利的信心之基、制勝之本,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必須把加強政治建設、強化政治引領擺在首位。要引領推動全省上下特別是廣大干部人才結合新時代以來的偉大變革和“八八戰略”實施20多年指引浙江發生的全方位系統性深層次精彩蝶變,深刻認識核心就是旗幟、核心就是方向、核心就是未來,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加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奮勇前進,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深刻把握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的系統部署,在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中掌握戰略主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從戰略全局高度進一步闡明了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構筑制勝未來優勢的重大意義和邏輯關系。這啟示我們,教育科技人才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至關重要作用,人才是其中最活躍因素。要把握創新驅動的底層邏輯,把深化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作為支撐引領浙江發展的戰略之舉、關鍵之策、制勝之道,率先走出一條“教育培養優秀人才、人才引領科技創新、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的融合貫通新路徑,通過解放人、釋放人的活力來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力,努力以人才優勢爭創發展勝勢、以人才領先謀求跨越趕超。
深刻理解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導向,在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中堅守人民立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將“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納入“七個聚焦”的戰略重點,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體現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導向。這啟示我們,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現代化建設的最終目的,也是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圍繞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以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為載體,打開各類人才思想攀高、能力攀高、精神攀高的通道,在更高層次上滿足人的發展需求、擴展人的發展空間,讓改革發展成效、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以物的全面豐富、人的全面發展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特色和優勢。
深刻認識推進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大舉措,在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中奮力示范先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著眼加快形成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持、激勵的有效機制,圍繞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作出具體部署。這啟示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人、關鍵在隊伍,必須把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作為落實全會改革決策部署的關鍵所在。特別是當前浙江發展面臨著新的“成長的煩惱”,進入又一個爬坡過坎的關鍵期,更需要以改革精神推動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提質增效,引領各類人才爭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促進派、實干家,迎難而上、銳意攻堅、攜手奮進,展現創新破難、改革破題、開放破局的新氣象,努力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在持續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中深化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夯實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的人才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為浙江量身制定了作為省域發展全面規劃和頂層設計的“八八戰略”,高瞻遠矚地作出建設人才強省戰略部署,率先開啟了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的省域發展實踐,為浙江加快破解“成長的煩惱”、實現全方位系統性深層次的精彩蝶變提供了強大支撐。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浙江考察指導,賦予浙江“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的新定位、“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的新使命,提出“4+1”重要要求,強調浙江要打造科創高地。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牢固樹立“大人才觀”理念,深入實施政治領航鑄魂、“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激勵保護、戰略人才引育、浙商再出發“雄鷹”、省域技能型社會建設、現代“新農人”培育、人力資源服務增值化改革7項行動,努力造就“人人皆可成才、個個皆能出彩、行行皆有奔頭”的生動局面。
聚焦培養人,努力讓浙江成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之地。扎實推動“三支隊伍”建設與推進“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高等院?!半p一流196工程”等一體貫通、集成聯動。貫通大中小學一體化育人路徑,“一校一策”支持12所高校建設高水平大學,加強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深化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試點建設全國首個綜合性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深化14家特色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建設,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教育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今年以來,新增省級重點支持現代產業學院18個,實現“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和11個設區市全覆蓋。
聚焦吸引人,努力讓浙江成為各類人才向往集聚之地。以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為牽引,統籌開發利用國內國際兩種人才資源,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開展海外人才“訪學訪工訪窗口”行動,推廣“以外引外”“余村全球合伙人”等模式,持續優化出入境、停居留、用匯便利等服務事項,全面塑造平臺優勢、制度優勢、服務優勢,加快形成聚才的“高地效應”“樞紐效應”“黏性效應”,打造集聚人才的“強磁場”。截至目前,全省人才資源總量超1500萬人,今年上半年全省吸引近2萬名海外人才來浙江訪學留學、考察交流、社會實踐,全省持有效外國人工作許可證人數增長20%。
聚焦激發人,努力讓浙江成為各類人才擔當拼搏之地。健全激勵勇爭一流、敢闖善為、先行探索的機制,出臺激勵關愛海島地區干部具體舉措,制定省級層面及時表揚獎勵操作規程,推動“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良性互動。全面優化創新生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高標準建設“增技增收”先行區,試點實施技能人才股權激勵計劃,加快打通“職工增技、企業增效、職工增收”的共富路徑。截至目前,全省每萬名勞動力中研發人員數達到165.3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33.7%。
聚焦成就人,努力讓浙江成為各類人才價值實現之地。聚焦打造促進全體人民全面發展高地,搭好干事能成事的舞臺、拓展有為就有位的空間、強化實干出實績的導向,結合完善綜合考核體系,優化考核指標和評價辦法,精準開展專項考核,注重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了解實際表現,從單位績效甄別個人實績,從更長周期評估顯績成色和潛績后勁。同時,加快構建以人為本的全面發展創新生態,超常規培育高能級科創平臺,全力支持國家實驗室和2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體系化布局10家省實驗室和10家省技術創新中心,為人才創新創造搭建了廣闊舞臺平臺。
聚焦塑造人,努力讓浙江成為各類人才自我超越之地。強化政治引領、知識賦能、以文化人,完善全民素養提升體系,推進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省域試點建設,實施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舉辦“共富善治大講堂”,完善青年入鄉全鏈條扶持政策,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建功鄉村,全面消除各類影響人人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限制和歧視,著力推動各類人才知識、觀念、能力、行為的轉型躍升,讓每位人才都成為“大寫的人”。今年以來,全省累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84.1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0萬人、高技能人才18.5萬人,培育現代“新農人”19.8萬人、農創客7.4萬人。
聚焦尊重人,努力讓浙江成為各類人才情懷激揚之地。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全面創新設立人才日、建設人才公園、講好人才故事等形式,持續打響“美在浙江”品牌,開展“中國好人”和“浙江好人”選樹宣傳工作,組織開展“時代楷?!毙炖裢鞠冗M事跡巡回報告會,把尊崇創新、禮敬人才融入到日常里、體現到細節中,推動全社會以最大的包容、最好的禮遇、最真的呵護,奏響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最強音,切實增強各類人才的歸屬感榮譽感獲得感,讓識才愛才敬才用才在浙江大地蔚然成風。
不折不扣抓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部署落實落細,推動“三支隊伍”建設更添動能再上臺階
我們將全面貫徹、對標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推動“三支隊伍”建設向更寬領域拓展、更深層次突破、更高水平邁進,加快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時代黨建高地、各類人才向往的高質量發展高地、具有全國影響力和示范引領性的省域技能型社會,進一步形成浙江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浙江的良性互動。
全面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以干部的“一馬當先”引領全社會的“萬馬奔騰”。對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特別是“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等重要要求,突出一腔熱血鑄忠誠、一心為民踐宗旨、一身本領善擔當、一馬當先爭一流、一塵不染重勤廉“五個一”標準,全面提升干部隊伍擔當現代化建設的能力本領。深化政治領航鑄魂,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深化“循跡溯源學思想促踐行”,深入實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計劃、年輕干部理想信念強化計劃,持續擦亮最講黨性、最講政治、最講忠誠、最講擔當的鮮明標識。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深化“持正確政績觀、建為民新業績”行動,持續深化為基層減負工作,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干部擔當作為激勵保護機制,以組織擔當激勵干部擔當,以干部敢為引領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營造勤廉實干風尚,持續健全從嚴管理監督干部制度體系,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構建主觀世界改造、從政行為規范、發生問題追究鏈條,加強年輕干部全鏈條、全周期、全覆蓋教育管理,持續營造“干凈加干事、干事且干凈”良好氛圍。
全面加強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建設,把人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對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著力培養造就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等重要要求,突出胸懷家國能擔當、勇攀高峰能闖關、十年一劍能出新、開放合作能包容、追求真理能堅守“五個能”標準,帶動廣大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挑戰自我、追求卓越,以一流狀態創造一流業績、干出第一等工作。加強戰略人才引育,建立科教融合、產教協同育人機制,建立“大兵團、大協同、大攻關、出大成果”有組織科研機制,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謀準人才海外引進之策、激活人才創新創造之力。深化“兩個健康”集成改革,深入實施浙商“青藍接力”工程和新生代企業家“雙傳承”計劃,引領廣大浙商大力弘揚“四千”精神,堅定推動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在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再造優勢、再展雄風、再創輝煌。提升服務增值效能,落實落細《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著力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深化落實政商交往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和倡導清單,培育尊商、重商、親商、愛商良好環境。
全面加強高素養勞動者隊伍建設,奏響勤勞創造、共同奮斗的時代強音。對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著力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等重要要求,突出自信自強有志氣、勤學鉆研有本事、奮斗拼搏有激情、爭創一流有追求、敬業奉獻有境界“五個有”標準,持續塑造勞動者隊伍總量勢能、結構紅利和素質資本的疊加優勢,加快鍛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推進省域技能型社會建設,加快構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布局建設覆蓋城鄉的“30分鐘職業技能培訓圈”,探索打造技能型社會建設基本單元,探索技能人才中長期激勵機制,高質量打造“浙派工匠”金名片。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健全普惠性人力資本提升機制,完善全民科學素質和文明、法治、數字素養提升工作體系,完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完善促進機會公平制度機制,讓每一個勞動者都有屬于自己的舞臺。加快打造鄉村人才矩陣,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創新實施“文化特派員”制度,深化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建立多元化高素質農民培育投入機制,推廣運用安吉青年入鄉發展實踐經驗,推動鄉村人才和鄉村全面振興“雙向奔赴、互相成就”。
把牢價值取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必將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詳細]
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決定》各項改革舉措上來,定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詳細]
充分發揮數據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的作用,有助于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展望未來,我們還需要繼續完善數字經濟治理,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動數據要素更好賦能經濟發展和美好生活,構筑國家競爭[詳細]
破除與新發展理念不符的體制機制弊端,形成有利于新發展理念落實落地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詳細]
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點上,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把《決定》謀劃的改革任務落到實處,將深化改革與制度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定能以“中國之制”的新優勢推動“中國之治”邁向新境界。[詳細]
充分調動各方面改革積極性,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在新征程上書寫出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詳細]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應立足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從學理上研究和闡釋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以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彰顯知識體系的自主性,以知識體系的自主性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現代化的原創性貢獻。[詳細]
題定綱成,乘勢而進。立足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抓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解決的重大體制機制問題、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時不我待,責無旁貸。[詳細]
新征程上,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黨的領導貫穿鄉村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詳細]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農業強國,基本要求是實現農業現代化。”拓展現代化發展空間,農業農村是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作為首都最大的平原區和農業大區,北京市大興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國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