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張 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各級組織要積極探索紀律教育經常化、制度化的途徑,多做提提領子、扯扯袖子的工作”。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是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綜合發揮黨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關于紀律教育的重要部署,引導黨員干部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貫通起來,融入日常、化為習慣,綜合發揮黨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
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要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把加強黨性教育當作基礎性工作來抓,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著力消除“四風”問題產生的思想根源,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把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看成極大恥辱,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越紀律底線,不踩規矩紅線,做遵規守紀的明白人。
堅持正面教育與反面警示相結合。要堅持正面教育,用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高尚道德追求引領人、感染人、教育人,努力使守紀律成為黨員干部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的自覺修養。要加強反面警示教育,運用違紀違法案例、警示教育片、懺悔錄及警示教育基地等,開展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讓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為黨員干部的日常自覺,切實做到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
堅持全面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黨的紀律是一個系統完備、配套銜接的紀律體系。加強紀律教育,就要堅持全面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各級黨組織要把學習黨內法規作為一項制度,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把黨內法規全面學習好、理解好、執行好。要突出學習黨章這個重點,把黨章學習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要深刻認識到政治紀律是黨的各項紀律中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要以嚴明政治紀律帶動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全面從嚴。
堅持學紀守紀與執紀監督相結合。黨紀教育與執紀監督要貫通起來,讓鐵紀“長牙”、發威,讓廣大黨員干部重視、警醒、知止。要建立健全制度機制,著力解決一些黨員干部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督促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把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狠抓執紀監督,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執紀必嚴、違紀必究。準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止“破窗效應”;充分發揮紀律懲戒作用,堅決查處違反紀律的行為,切實維護紀律的剛性、嚴肅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把黨規黨紀作為理論學習、黨校培訓的必修課”。黨校、干部學院作為培訓黨的領導干部的主渠道,要把黨紀學習教育作為理論武裝、黨性教育和履職能力培訓的必修課,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與干部教育培訓有機融合。要充分發揮好黨校、干部學院作為不正之風“凈化器”、黨性鍛煉“大熔爐”、全面從嚴治黨“風向標”的重要作用。深入開展理想信念、黨的性質宗旨、革命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黨風廉政等教育,把黨章黨規黨紀教育作為黨性教育重要內容。從嚴治院治教治學,把學習培訓過程轉化為接受紀律教育、形成紀律自覺的過程,推動黨員干部養成紀律規矩意識。深入研究紀律教育和培訓內在規律,融通教育資源、改進教育方法,綜合運用案例式、研討式、情景式、體驗式等方式方法,豐富載體和形式,著力提高紀律教育的系統性、針對性、實效性,推動黨的紀律規矩入腦入心。
(作者為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向國內國際釋放了我們黨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的強烈信號,吹響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時代號角。[詳細]
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釋放內需潛能所在。下好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干部是黨和國家干部隊伍的基礎,是做好基層工作的骨干力量。基層干部身處一線,既是黨情民情的“親歷者”,也是國家政策的堅定“執行者”,更是維護黨的形象、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實踐者”。基層干部要情系基層,把群眾事當家事、把老百姓當家[詳細]
基層通常指國家組織體系中最接近人民群眾的層級,基層基礎即基層的根基、底盤,是對國家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根本或基點。我國的基層基礎在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是社會治理最基本的單元,跟群眾的聯系最直接最緊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基層基礎作[詳細]
把牢價值取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必將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詳細]
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決定》各項改革舉措上來,定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詳細]
充分發揮數據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的作用,有助于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展望未來,我們還需要繼續完善數字經濟治理,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動數據要素更好賦能經濟發展和美好生活,構筑國家競爭[詳細]
破除與新發展理念不符的體制機制弊端,形成有利于新發展理念落實落地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詳細]
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點上,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把《決定》謀劃的改革任務落到實處,將深化改革與制度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定能以“中國之制”的新優勢推動“中國之治”邁向新境界。[詳細]
充分調動各方面改革積極性,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在新征程上書寫出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