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李 拯
宏觀政策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的工具,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做好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加強預期管理?!痹鰪姾暧^政策取向一致性,對做好當前經濟工作、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意義重大。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共同探討。
——編者
只有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向市場釋放明確且一貫的信號,才能營造穩定透明的政策環境,從而真正穩定預期、提振信心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497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離不開宏觀政策有力有效。三季度以來,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引導銀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加大助企幫扶力度,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互配合,體現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極大提振市場信心,對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形成有力支撐。
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綜合考慮政治和經濟、現實和歷史、物質和文化、發展和民生、資源和生態、國內和國際等多方面因素。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近日國務院以“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政策協同提升實施效果”為主題進行專題學習。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就是要堅持系統觀念、增強大局意識,用系統性的思維、方法和措施,優化政策資源和工具的配置組合,確保各項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精準有力。
增強一致性,先要明確目標,“增強一盤棋意識”。宏觀政策是一個囊括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的復雜體系,每項政策都有各自側重,同時又對其他領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只有從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需要出發,自覺服從全局、服務全局,才能確保各類政策相互銜接、有機統一,以“心往一處想”的共識實現“勁往一處使”的協同。
就拿樓市來說。國慶假期,深圳新房認購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64.14%,北京新房網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730%,上海二手房日均成交套數是2023年同期的近3倍。樓市“銀十”開局回暖,得益于從穩增長、惠民生的大局出發,各地區各部門打出的政策組合拳。在供給側,對商品房建設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加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支持盤活存量閑置土地;在需求側,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財稅、金融等政策抓緊完善、協同配合。實踐有力證明:自覺在大局下行動,從全局視野充分考慮政策初衷、目標取向、功能定位,讓部門利益、地方利益服從整體利益,才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市場經濟是預期經濟、信心經濟。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才能給經營主體釋放清晰信號,穩定預期。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只有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向市場釋放明確且一貫的信號,才能營造穩定透明的政策環境,從而真正穩定預期、提振信心。
近日,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從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到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再到不斷健全民營經濟形勢監測指標體系,各方面政策都體現共同的主旨,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多措并舉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有效增強了民營企業的信心。
可以說,從嚴從細把關各項政策對經濟總量和結構、供給和需求、行業和區域、就業和預期等的影響,多出有利于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慎重出臺有收縮和抑制效應的政策,才能實現有效的預期管理,形成正向預期與經濟回升向好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是提升宏觀調控效能的重要抓手,要完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發揮制度的規范、引導、激勵、約束作用。比如,建立健全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工作機制,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綜合評估新出臺政策對經濟發展、穩定預期、就業民生等方面的影響;完善國家戰略規劃體系和政策統籌協調機制,圍繞實施國家發展規劃、重大戰略促進各項政策協同發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一項政策出臺,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慮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考慮實際執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別,考慮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疊加效應”。充分考慮各項政策之間的關聯性和耦合性,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就能釋放更大的政策效能,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注入強勁動力。
奮進新征程,不忘來時路。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大道上,讓我們向千千萬萬的老兵們學習、致敬,凝聚最強大的精神動力,勇毅前行。[詳細]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重大任務,明確改革路徑和具體舉措,為新時代新征程文化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舉措,[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闭温肪€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新征程上,落實好改革舉措,必須有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強干部隊伍,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詳細]
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有力保證[詳細]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組織部門身在其中、重任在肩,必須發揮帶頭作用,努力學在深處、干在實處,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凝結著黨和人民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作出重要[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要深化跨軍地改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發展和安全、富國和強軍,著眼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的戰略部署,是鞏固拓展國防和軍隊改革[詳細]
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其中一條就是“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實現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內在要求以制度建設為主[詳細]
社會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新時代黨的社會工作,對于走好黨的群眾路線,把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領域各類組織健康發展,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匯聚全社會推進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十[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背靠祖國的強大支持和粵港澳大灣區廣闊腹地,依靠自身不懈努力,未來的香港將更加光彩奪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