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何齊柏
群眾從基層治理的“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匯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
基層走訪時,怕啥?群眾有難事煩心事,卻不愿意將訴求表達出來。怎么讓群眾打開話匣子,成為推動工作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得用群眾接受、歡迎的方式。我們借助“三級院壩會”的形式,將工作地點從辦公室搬到群眾家門口,搬到居民經常聚集的院壩、廣場、茶館等地,讓群眾愿意坐下來,敞開心扉、有啥說啥。在重慶市璧山區福祿鎮,我們管這種方法叫“院壩話福”。變“干部臺上講、群眾邊上聽”為“群眾場中說、干部臺下記”,既零距離闡釋政策、回應關切,也面對面聽民聲、聚民智。
真正贏得百姓信任,將好機制堅持下去,不能“只聽不做”,必須狠抓落實,做到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在這方面,我們建立了一套常態化的問題處理聯辦機制。在村級層面,院壩會上提出的問題盡可能就地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就記錄到“心愿卡”上,掛到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群眾解憂墻”上,按紅、橙、綠3色顯示問題的辦理狀態,讓老百姓可觀、可感、可監督、可評價。村級層面無法解決的,就上報鎮里,再點對點“派單”給鎮里有關部門的具體人員,變“群眾到處找”為“群眾吹哨、干部報到”。截至目前,我們聯動區級部門、企業,已經解決了諸如斑竹村柑橘品種迭代更新、紅山村旱改水賠付等難題。
基層干部不僅要做解決問題的“助推器”,也要當好政策傳達的“樞紐站”。多次參加院壩會后,我觀察到一個現象:有時候政策初衷是好的,卻存在“好事沒辦好,群眾不認可”的情況。這常常是信息傳遞不及時、不通暢、不對稱造成的。借助院壩會,大家坐在一起把政策講透、把話說開、把道理講明,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信息不能快捷、準確、通暢傳遞的問題。如此,很多問題和矛盾就能在基層化解,依法依規的共識也能不斷增進。
群眾是基層治理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如何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我們探索將“積分賦能”與“院壩治理”結合,經過意見征集,建立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積分制。各村(社區)將遵紀守法、參與自治、好人好事等積分事項在院壩公布,并將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按一定比例投入積分資金池。通過這種方式,群眾從基層治理的“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匯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
基層治理要有辦法,也要講情懷。“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實事,哪里就能創造業績。”為民服務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創新用好各種聯系服務群眾機制,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黨員干部的職責所在、使命所系。當好行動派、實干家,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作者為重慶市璧山區福祿鎮黨委書記,本報記者常碧羅采訪整理)
寸土寸金關乎國計,一壟一畝承載民生。耕地保護,關系到十幾億人的飯碗問題,要常抓不懈,打好持久戰。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牢不可破,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中國飯碗”必將端得更穩、成色更足。[詳細]
強化錯位分工和協同互補,發揮比較優勢,就能找準在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實現揚長避短、培優增效[詳細]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充分激發全社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系統思維聚合力,用系統方法謀全局,必能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在攻堅克難中長本領、出業績。[詳細]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推動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讓我們走進《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聆聽《沂蒙山小調》的創作故事,感悟黨和人民心連心的魚水情深,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奮進新征程,不忘來時路。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大道上,讓我們向千千萬萬的老兵們學習、致敬,凝聚最強大的精神動力,勇毅前行。[詳細]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重大任務,明確改革路徑和具體舉措,為新時代新征程文化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舉措,[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新征程上,落實好改革舉措,必須有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強干部隊伍,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詳細]
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有力保證[詳細]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組織部門身在其中、重任在肩,必須發揮帶頭作用,努力學在深處、干在實處,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凝結著黨和人民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作出重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