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趙晉泰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在重慶考察時強調:“重慶要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今年10月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教育黨員干部繼承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繼續發揚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開拓創新精神,銳意進取、善作善成。”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探索,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廣大黨員干部要讀懂敢為人先的時代意蘊,勇于開拓、敢于創新,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敢為人先意味著勇于打破常規,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敢為人先,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品格,早已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成為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時期,面對黨領導的以奪取城市為目標的武裝起義相繼失敗的局面,黨內仍有相當一些人繼續堅持中國革命要以城市武裝起義為中心的觀點,這是照搬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經驗的結果。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敢為人先,突破“城市中心論”束縛,創造性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中國革命正是循著這樣一條正確道路走向勝利的。縱觀黨的奮斗史,正是憑著敢為人先的拼勁和闖勁,黨和人民事業才能不斷開辟新天地。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在敢為人先中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突進深水區、啃下硬骨頭。比如,2018年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拉開大幕,這是黨的歷史上首次統籌進行黨中央部門和國務院機構的重大改革。又如,把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現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從“兩權分離”到“三權分置”,這是中國農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創新。再如,軍隊改革打破長期實行的四總部制,正師級以上機構減少200多個,人員精簡1/3。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正是因為敢為人先,改革成色十足,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
敢為人先體現為銳意進取的意志決心、開拓創新的奮進追求,應貫穿于黨員干部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中。但在實踐中,仍有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敢為人先的精神。有的人認為“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敢為人先就容易招致非議乃至受到打擊,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習慣于亦步亦趨跟在人后,工作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黨性不強、政績觀出現偏差,考慮個人得失多、考慮事業發展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許多卡點堵點問題和瓶頸制約亟待突破。廣大黨員干部唯有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以開拓者的姿態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爭當排頭兵、勇做先行者,才能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
敢為人先是有風險的,不能期望每一項工作只成功不失敗。更好激勵黨員干部敢為人先、擔當作為,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旗幟鮮明為敢為人先者撐腰壯膽鼓勁,給消極避事者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解除黨員干部探索創新的后顧之憂,讓他們真正能夠放開手腳干事、甩開膀子創業。敢為人先也絕不是冒進蠻干,而是在科學分析后的大膽突破和創新,在冷靜研究后的謀定而后動。謀劃一項改革、部署一項工作,應在充分調研和試點的基礎上形成決策,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完善,如此才能取得實效。從這個意義上說,有勇又有謀、有膽又有識,才能更好敢為人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是有貢獻的。”探路者就是開路者,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為的就是鋪就走得通、行得穩的康莊大道。有人把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比作孤勇者,而在改革的道路上、在為民造福的事業中,勇者不孤。
個別黨員干部干工作,為了解決一個問題,結果卻導致出現另一個問題甚至一些更棘手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實事,不能只看群眾眼前的需求,還要看是否會有后遺癥,是否會‘解決一個問題,留下十個遺憾’。”[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使命擔當。[詳細]
溯歷史的源頭才能理解現實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識當今的中國。如何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過程中超越“古今中西之爭”,將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體系化學理化,構建一套立足中國本土又擁抱世界的中國式現代化自主知識體系,并能與海外學者和智庫專家展開理性、有效[詳細]
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與日俱增,期待中國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發揮更大作用。在此背景下,不斷推進世界中國學研究,必須不斷拓展學術視野、探索多元視角。[詳細]
今天,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廣大教師不能辜負“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必須肩負起“‘夢之隊’的筑夢人”的神圣責任。每一位教師都應把教育家精神作為自覺追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勇作燃燈者、爭[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向全世界再次宣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決心,展示了為實現目標愿景所作的系統謀劃以及為之持續奮斗的重大舉措。對正處于動蕩變革時期的全球格局而言,這無[詳細]
寸土寸金關乎國計,一壟一畝承載民生。耕地保護,關系到十幾億人的飯碗問題,要常抓不懈,打好持久戰。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牢不可破,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中國飯碗”必將端得更穩、成色更足。[詳細]
強化錯位分工和協同互補,發揮比較優勢,就能找準在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實現揚長避短、培優增效[詳細]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充分激發全社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系統思維聚合力,用系統方法謀全局,必能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在攻堅克難中長本領、出業績。[詳細]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推動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讓我們走進《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聆聽《沂蒙山小調》的創作故事,感悟黨和人民心連心的魚水情深,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