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吹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回望過去一年改革開放邁出的歷史性步伐,強調“我們乘著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闊步前行,中國式現代化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更加廣闊的前景”。
改革開放,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過去一年很不平凡,令人鼓舞的發展成績,凸顯重要法寶的力量。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談到,“深中通道踏浪海天”。作為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開通不到4個月累計車流量突破1000萬車次。超級工程何以造就,中國速度何以實現?傳統的圍堤吹填工藝無法滿足工期要求,就創造性提出大型深插式鋼圓筒圍島方案;已有裝備無法滿足巨大沉管的浮運要求,世界首艘浮運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橫空出世。發展建設出題目,改革創新做文章。一項項新技術、新工藝,助力深中大橋安臥于伶仃洋上。激揚改革活力、創新動力,我們在不斷破解難題中開辟前進的道路。
改革開放,既是國家發展的命運所系,又是人民群眾的福祉所依。在當地銀行普惠金融貸款的支持下,福建漳州東山縣澳角村村民林文期的海馬養殖逐步走上正軌,他也成為周邊聞名的養殖大戶;在重慶萬盛經開區開精品水果店的韋瑋,沒想到“個轉企”直接轉型登記只花了1個多鐘頭;在湖北孝感參保并長期在山東威海居住的龔先生,受益于門診慢特病擴圍病種跨省直接結算的開通,再也不用自己墊付醫藥費、攢發票回原參保地報銷了。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一份份觸手可及的獲得感,標注下過去一年實打實的改革紅利和成效。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決勝“十四五”,闊步新征程,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根本動力,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爬坡過坎,尤需激揚改革精神、勇于改革攻堅。今天的中國行進到關鍵時期,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靠什么闖關奪隘,靠什么一往無前?靠的就是“要登絕頂莫辭勞”的勁頭,靠的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意志。發揚歷史主動,寫好“實踐續篇”“時代新篇”,我們定能為中國式現代化蓄勢賦能,推動中國號巨輪行穩致遠。
翻過一山再攀一峰,必須錨定改革方向、抓住改革重點。新的一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十分繁重。如何解決“不能消費”“不愿消費”“不敢消費”的難題,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如何消除產權保護不夠完善、市場準入仍不統一等堵點,答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課題?如何破解部分行業“內卷式”競爭加劇,導致企業經營困難、行業陷入困境的問題?凡此,都迫切要求我們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善于運用科學的方法,注重各類政策和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推動精準落地見效,引領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向深水區挺進,需要凝聚改革智慧、匯聚改革合力。今天的改革,不是在游泳池里的熟門熟路,而是在湍急的河里找到新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沒有先例可循,每向前一步都是在無人區開拓,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我們不能刻舟求劍、守株待兔,必須在落實好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充分尊重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把每一個人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推動改革向深度和廣度進軍,我們將不斷贏得優勢和未來。
大江大河雖有沖波逆折,卻總是奔涌向前。中國經濟雖有一時起伏,但不改趨勢向好。回望過去,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面向未來,保持戰略定力,以改革開放增動力、添活力,激揚敢為人先、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我們一定能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并不意味著封閉保守、排斥外來知識體系另搞一套,而是要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在形成中國特色并增強主體性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不同文明互學互鑒。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詳細]
“楓橋經驗”形成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展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創新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幾十年來,“楓橋經驗”的內涵不斷豐富,從社會治安領域擴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我國社會學界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典型,對[詳細]
“牽頭”,不僅是名義上的領銜,更意味著責任與擔當。遺憾的是,一些牽頭單位將“牽頭”簡化為“派任務、催落實、收成果”的機械流程,忽視了自身作為引領者、協調者的職責。更有甚者,一些牽頭單位將配合部門視為單純的執行者,自己置身事外,不愿承擔責任,將“牽頭[詳細]
這就是超大規模市場的體量優勢,回旋從容空間廣;這就是區域協調發展的疊加效應,優勢互補潛力大。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發揮比較優勢、縮小發展差距,培育新動能,必將打造出更多新的增長極,推動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加快形成。[詳細]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在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征程上,制度型開放必將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詳細]
只有按照規律行事,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實效和成績。五個“必須統籌”是做好經濟工作的重要規律性認識,要牢牢把握。學習好、領會好、運用好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用科學方法謀劃和推進經濟工作,我們定能掌握發展主動、做到行穩致遠。[詳細]
無論人工智能發展到何種程度,它都源自人類的設計,都是人類智慧的延伸。人工智能代勞得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智慧,我們必須做好防范,確保它始終是“朋友”。[詳細]
“我是離開最晚的那一個,我是開工最早的那一個,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個,我是堅守到最后的那一個,我是行動最快的那一個,我是牽掛大家最多的那一個……”搞清楚“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才能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詳細]
歷史和現實都充分表明,文化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戰略部署,不斷提升文化的思想引領力、知識創造力、生產供給力、國際傳播力,為經濟社會[詳細]
守正就不會迷失方向,創新就不會停滯不前。堅持守正創新,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把不能改的堅決守住,破立并舉、先立后破,必能激發改革的強大活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