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反腐敗斗爭必須堅定不移,任何猶豫動搖、松懈手軟或半途而廢,都將犯顛覆性錯誤。”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始終保持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執著,保持戰略定力和高壓態勢,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讓”。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但遠未到大功告成的時候,反腐敗斗爭形勢仍然嚴峻復雜,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和條件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從近年來查辦的案件看,腐敗存量尚未清除,增量還在持續發生。在強力高壓下仍然有人膽大妄為,這說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仍需進一步加大力度。只有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施治,才能從根本上鞏固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形成強有力的震懾,不斷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和條件。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讓,要求既有堅決態度,又有切實行動,找準反腐敗斗爭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在遏制增量、清除存量上見真章、求實效。
“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一明確要求,著眼的是現階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存在的突出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
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互為表里、同根同源。由風及腐、風腐交織是一些違紀違法案件的共同點。從電視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披露的情況看,一些腐敗分子正是從吃喝玩樂開始,和不法商人勾肩搭背,最后發展成為權錢交易、利益共同體。不正之風是滋生腐敗的溫床,腐敗往往是“四風”從量變轉為質變的結果。只有堵住每一個作風問題的“管涌”,才能筑牢拒腐防變的堤壩。
近年來,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一以貫之正風肅紀,成效是看得見的。面向未來,必須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硬杠杠,嚴肅查處頂風違紀、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深化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清除系統性腐敗風險隱患,豐富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有效辦法。堅持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以“同查”嚴懲風腐交織問題,以“同治”鏟除風腐共性根源,定能斬斷由風及腐鏈條,不斷提升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治理效能。
再看“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這是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內在要求。
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損害群眾的切身利益,群眾反映最強烈。從強力整治“校園餐”管理問題,依法查處貪占學生餐費、插手招標采購、收受回扣等問題,到緊盯農村集體“三資”領域腐敗問題,嚴肅懲治一批“蠅貪蟻腐”,再到深入整頓醫藥領域亂象,嚴查靠醫吃醫、套取醫保資金等腐敗問題……正是因為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群眾身邊延伸,有力維護了群眾利益。
我們黨強力反腐,糾“四風”樹新風,贏得了黨心民心。“老虎”露頭就得打,“蒼蠅”亂飛也要拍,大貪巨腐一個不放過,對“蠅貪蟻腐”同樣“零容忍”。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部署要求,各級黨委特別是市縣黨委要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常態化地抓,讓老百姓可感可及,把紀檢監察同對基層巡察結合起來、同各方面監督統籌起來,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腐敗一日不根除,反腐敗斗爭就一刻不能停。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重大政治斗爭,容不得半點猶豫動搖、松懈手軟。拿出自我革命的決心氣魄,馳而不息抓好反腐敗斗爭,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定能在新征程上繼續贏得歷史主動、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時代,數字技術作為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力量,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數字技術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內在驅動力,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確保[詳細]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各民族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就必須堅守共同理想信念,不斷增強文化認同,實現全體中華兒女同心同德、團結奮斗。[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把水資源問題考慮進去”。大力發展水循環經濟,把發展建立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基礎上,最大程度保障水資源安全,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盡最大努力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定能更好促進“人水和諧”,不斷書寫中華民族治水安[詳細]
以法治護航,確保科普工作與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同步推進,新時代科普事業必將不斷邁上新的臺階。[詳細]
低空經濟為什么如此受人關注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一種新興經濟形態拓展了人們的想象邊界,描繪了一幅關于未來發展的圖景,讓人們對“翅膀上的中國”充滿期待。[詳細]
2024年,我國經濟面臨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局面,對宏觀調控形成巨大考驗。特別是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黨中央沉著應變,于9月下旬果斷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一攬子增量政策無論在力度、廣[詳細]
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并不意味著封閉保守、排斥外來知識體系另搞一套,而是要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在形成中國特色并增強主體性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不同文明互學互鑒。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詳細]
“楓橋經驗”形成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展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創新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幾十年來,“楓橋經驗”的內涵不斷豐富,從社會治安領域擴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我國社會學界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典型,對[詳細]
“牽頭”,不僅是名義上的領銜,更意味著責任與擔當。遺憾的是,一些牽頭單位將“牽頭”簡化為“派任務、催落實、收成果”的機械流程,忽視了自身作為引領者、協調者的職責。更有甚者,一些牽頭單位將配合部門視為單純的執行者,自己置身事外,不愿承擔責任,將“牽頭[詳細]
這就是超大規模市場的體量優勢,回旋從容空間廣;這就是區域協調發展的疊加效應,優勢互補潛力大。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發揮比較優勢、縮小發展差距,培育新動能,必將打造出更多新的增長極,推動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加快形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