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魏哲哲
不斷織牢法律“保護網”,依法保障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外賣騎手、網絡主播等與平臺企業之間能構成勞動關系嗎?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首批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專題指導性案例,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認定問題作出回應。
新就業形態是重要的就業“蓄水池”。近年來,隨著平臺經濟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在穩增長、穩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華全國總工會數據顯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達8400萬人。同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問題也引發全社會關注。2024年1至11月,全國法院審結一審涉新就業形態民事案件約8萬件,其中包括“新業態勞動者被個體戶案”“連環外包案”等熱度較高的案件,涉及社會保險糾紛、保險合同糾紛、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等多個方面。
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必須抓住勞動關系這個關鍵,其對勞動者的權益有重大影響。存在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依法享有取得勞動報酬、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獲得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等一系列權利。在新就業形態領域,勞動用工模式呈現靈活性、多元性、技術性等新特點,造成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所涉情形復雜多樣,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判定困難。
實踐中,有的企業將業務、勞務“連環外包”,有的誘導勞動者注冊為“個體工商戶”并以訂立合作、承攬協議等方式,規避勞動法律法規。無論手段如何翻新,根源是個別企業逃避用人單位責任,設法降低用工成本,試圖通過“障眼法”在勞動者權益保障上“偷工減料”。因此,應有效打擊規避用工責任的行為,準確認定勞動者與平臺企業或者平臺用工合作企業之間的勞動關系。
明晰規則,才能樹好勞動者權益保護“風向標”。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就有很強的規則指引意義。江蘇某公司要求外賣騎手圣某登記為“個體工商戶”后再與其簽訂承攬、合作協議,圣某送外賣時發生交通事故受傷,與公司發生爭議。法院審理認為,勞動者被要求注冊為“個體工商戶”,并不妨礙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于存在用工事實,構成支配性勞動管理的,應當依法認定存在勞動關系。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這樣的判決,其意義不僅在于個案,還將對促進平臺規范用工、行業健康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扣緊“安全帶”,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等多環節同向發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一方面,相關執法司法部門應加大對侵害勞動者權益行為的打擊力度,暢通維權渠道。比如在個案辦理中,發揮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和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建議書的作用,推動用人單位規范用工,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另一方面,要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更加精準便捷的法律支持。目前,多地已將外賣騎手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作為法律援助的重點群體,把確認勞動關系納入法律援助事項范圍,幫助權利受損者得到及時救濟。
就業是民生之本。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不斷織牢法律“保護網”,依法保障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就能讓勞動者體面勞動,進一步筑牢萬家燈火的幸福根基。
越是偉大的事業,越是充滿艱難險阻,越需要黨員干部知重負重,在攻堅克難中練就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鐵肩膀、真本事,創造出無愧時代、不負人民的新業績。[詳細]
國際形勢變亂交織,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古人講‘同舟共濟’,現在國際社會則需要‘同球共濟’。”我們要準確全面理解中國脫貧攻堅的世界意義,在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的基礎上,全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詳細]
高質量教育對外開放,是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引擎。得益于廣闊的合作平臺,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學生生源國和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教育“朋友圈”越來越大。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和區域教育合作,將為推動全球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更多中國力量。[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理論的產生,源泉只能是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動力只能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現實要求”“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實踐為經濟學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極為豐富的素材,也為經濟學者提供了[詳細]
通識教育不基于功利性的價值取向,也不直接以職業應用為目的,但它在學生心中播撒下一粒粒種子,為他們未來發展注入了更多可能性、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辦好通識教育,使學生將博學與精專相統一,增強發展后勁,必將為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更多助力。[詳細]
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把我國農耕文明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讓我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在新時代展現其魅力和風采。”村志是記錄、傳[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作為“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內容并作出部署。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必須抓緊抓實抓好。[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時代,數字技術作為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力量,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睌底旨夹g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內在驅動力,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確保[詳細]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各民族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就必須堅守共同理想信念,不斷增強文化認同,實現全體中華兒女同心同德、團結奮斗。[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把水資源問題考慮進去”。大力發展水循環經濟,把發展建立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基礎上,最大程度保障水資源安全,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盡最大努力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定能更好促進“人水和諧”,不斷書寫中華民族治水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