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8qymc"></strike>
    <strike id="8qymc"><s id="8qymc"></s></strike>
    <samp id="8qymc"><tbody id="8qymc"></tbody></samp>
  • <samp id="8qymc"><tbody id="8qymc"></tbody></samp>
  • <strike id="8qymc"></strike>

    順應人民心聲和時代潮流的發展理念

    2025-02-05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徐 步

      徐 步

      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不久前發表的重要文章《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在中西比較的視野中,全面深入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理念、發展路徑與發展格局等,有助于進一步凸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制度優勢及其對世界的重大貢獻,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世界意義。為此,本期理論版特辟專版予以闡釋。歡迎廣大讀者參與探討這一話題。

      ——編者

      發展是硬道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權利和必然選擇,關鍵是找到符合國情、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發展道路。”過去一個時期,一些“全球南方”國家曾全盤照搬西方模式,結果絕大多數陷入經濟長期停滯、社會政治動蕩的困境。如今,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全球南方”國家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選擇。中國的發展理念展示出鮮明的時代性、科學性和實踐性,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順應當今時代發展潮流,為世界各國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有益參考和借鑒。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習近平主席指出:“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發展的本質要求。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生產力是全部社會生活的物質前提。中國共產黨在百余年奮斗中,始終牢牢把握發展主線,充分認識發展任務的艱巨性、曲折性和長期性,以堅定的態度和強烈的行動自覺,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積貧積弱到建立獨立完整工業體系的蛻變,完成了從民不聊生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跨越。通過發展,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發展是基礎。經濟不發展,一切都無從談起。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發展中使廣大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中國已經實現8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所描繪的更加美好和繁榮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以新時代脫貧攻堅偉大實踐,深刻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生動展現了發展是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更是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的根本辦法。

      事實證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吁將發展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推動多邊發展合作進程,主張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護和促進人權,重申了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中國向國際社會分享的重要經驗,有助于推動國際社會重新關注發展問題、匯聚資源解決發展問題。全球發展倡議旨在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致力于共建團結、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共創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推動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

      堅持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文明沖突論”“文明優越論”沉渣泛起,加劇了不同文明之間的隔閡,嚴重阻礙了國際社會交流合作。一些國家以意識形態劃界、大搞陣營對抗的冷戰思維以及以“價值觀”為名劃分敵友、拉幫結派的做法,給世界和平與發展、繁榮與進步帶來巨大陰影。世界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從深層次看,問題的根源是發展嚴重失衡,和平沒有保障,公平正義得不到有效維護。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重要講話時首次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之后多次對全人類共同價值作出深刻闡述。要真正實現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擺脫意識形態偏見,摒棄冷戰思維與零和思維,真正做到在文明交流互鑒的基礎上相互尊重、共同發展。

      每一種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文明差異有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而非唯我獨尊,是人類文明豐富多彩的應有之義。從文明的共通性看,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普遍認同的價值理念最大公約數。全人類共同價值凝聚了人類不同文明的價值共識,超越了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發展水平差異,切實回應了各國人民的普遍期待和共同訴求。這些要素緊密聯系、相輔相成,形成文明交流互鑒所追求的崇高境界。

      實現和平發展,必須有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胸懷。中華文明長期以來同世界其他文明和平交流、互學互鑒。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打開了中國與外部世界交流的大門;玄奘取經天竺,實現了古印度佛教經典在中國的傳播;鑒真東渡東瀛,將唐朝的先進文化傳至日本;鄭和七下西洋,促進了中西貿易融通和文化交流。絲綢之路是文明交流互鑒、和合共生的典型范例。大漠漫漫,駝鈴聲聲,不僅傳播了絲綢、瓷器和茶藝等,也極大推動了沿線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在中國先哲看來,任何事物都有可取之處,要以虛心的態度加以學習,并豐富自己。《楚辭》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交匯融通、創新發展。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增進了解、建立互信、構筑友誼、加強合作的重要基礎。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適用于各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權利,而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人類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必須秉持“同球共濟”精神,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商共建共享,核心是“共”。這就要求國際社會各個成員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謀安全、同促發展。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順應各國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的訴求,為國際社會攜手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要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多釋放正面效應,進入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新階段。”中國致力于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更好惠及不同國家、不同群體。全球發展倡議聚焦發展優先,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的新階段,共建團結、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發展伙伴關系。

      中國不斷凝聚發展的國際共識,營造有利于發展的國際環境。一是通過元首外交加強國際社會對發展問題的重視。習近平主席在多邊、雙邊等多個重大外交場合強調發展的重要性,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落實落地。二是中國政府通過多種途徑推動國際社會聚焦發展議題。中國發布《中國聯合國合作立場文件》《全球發展報告》等,闡述全球發展倡議的目的、理念、行動及與聯合國對接合作等立場觀點,提出共同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的政策建議。三是開展機制化經驗交流。比如,舉辦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在論壇框架下共享發展經驗。四是把共同發展理念扎實落實到行動上。中國不僅是全球發展的倡議者,更是促進發展的行動派。中國持續加大資源投入,推動倡議落地。比如,中國將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級為“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投入、成立全球發展促進中心等。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習近平主席站在時代前列、把握時代脈搏,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表明了當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時,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立場和使命擔當。中國的發展理念來源于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探索,充分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闊實踐,也為大力推動全球共同發展提供了借鑒。只有摒棄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充分尊重符合各國國情的發展道路,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真正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為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

    返回首頁>>

    責任編輯:牛樂耕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
    • 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一個重要論斷。這個論斷表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是推進中國式[詳細]

      01-23 15-01 人民日報 分享
    • 奮發有為做好經濟工作

      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不斷提升認識水平和貫徹落實能力,奮發有為做好經濟工作,完成好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今天的理論版刊發鐘才文署名文章,權威準確解讀五個“必須統籌”的深刻內涵。[詳細]

      01-23 15-01 人民日報 分享
    • 全面把握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激發共產黨員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看成是極大的恥辱。”這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既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內容,也[詳細]

      01-20 15-01 人民日報 分享
    • 深刻領會構建清廉社會生態這一重要目標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新時代新征程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的一項重要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部署要求,需要深刻領會構建清廉社會生態這一重要目標。[詳細]

      01-20 15-01 人民日報 分享
    • 在攻堅克難中長本領、出業績

      越是偉大的事業,越是充滿艱難險阻,越需要黨員干部知重負重,在攻堅克難中練就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鐵肩膀、真本事,創造出無愧時代、不負人民的新業績。[詳細]

      01-16 16-01 人民日報 分享
    • 準確全面理解中國脫貧攻堅的世界意義

      國際形勢變亂交織,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古人講‘同舟共濟’,現在國際社會則需要‘同球共濟’。”我們要準確全面理解中國脫貧攻堅的世界意義,在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的基礎上,全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詳細]

      01-16 16-01 人民日報 分享
    • 交流互鑒,擴大國際影響力

      高質量教育對外開放,是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引擎。得益于廣闊的合作平臺,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學生生源國和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教育“朋友圈”越來越大。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和區域教育合作,將為推動全球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更多中國力量。[詳細]

      01-16 11-01 人民日報 分享
    • 將理論創新扎根于我國經濟建設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理論的產生,源泉只能是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動力只能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現實要求”“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實踐為經濟學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極為豐富的素材,也為經濟學者提供了[詳細]

      01-13 12-01 人民日報 分享
    • 通識教育如何“有益又有趣”

      通識教育不基于功利性的價值取向,也不直接以職業應用為目的,但它在學生心中播撒下一粒粒種子,為他們未來發展注入了更多可能性、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辦好通識教育,使學生將博學與精專相統一,增強發展后勁,必將為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更多助力。[詳細]

      01-13 10-01 人民日報 分享
    • 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增添文化動力

      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把我國農耕文明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讓我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在新時代展現其魅力和風采。”村志是記錄、傳[詳細]

      01-10 10-01 人民日報 分享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 99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波多野结衣|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97|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电影|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