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孟繁哲
豐富多樣的微專業課程,為人們拓寬視野、提升自我、豐富生活提供了新的選擇
前不久,北京林業大學開設的自然教育微專業迎來首批新生,54名學生中有35名來自校外。按照課表安排,周末的一天里,學生們會學習自然環境解說、遺產保護與傳承、自然教育資源學等11節課。
微專業,指的是高校在學生的主修專業目錄之外,圍繞某個特定學術領域、研究方向或職業素養開設的一組課程,供在校學生或社會人士選修。近年來,不少高校都開設了微專業。這些課程人氣很旺,受到許多學生和上班族的歡迎。
微專業不是學歷教育,完成課程也不發學位證,何以收獲高人氣?“能學到時髦的真本事”,一名高校老師的話,道出微專業受歡迎的重要原因。比如,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6所高校,聯合國內人工智能頭部科技企業,推出“AI+X”微專業,助力學員學習我國自主研發的編程平臺。又如,通過北京林業大學自然教育微專業學習后,學員能更好掌握自然教育師的專業技能,為后續從事相關工作打好基礎。數據科學與思維、短視頻與數字文化傳播、時尚影視制作……豐富多樣的微專業課程,為人們拓寬視野、提升自我、豐富生活提供了新的選擇。
微專業受到熱捧,映照著當代青年水漲船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研究表明,20世紀八九十年代,許多學科的知識更新周期縮短為5年;進入21世紀,周期繼續縮短為2到3年。如今,為了應對“知識爆炸”,對抗“知識老化”,越來越多人通過微專業課程、慕課等途徑主動學習,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視野。
同時,微專業的關鍵課程一般在5至10門,主要安排在周末或工作日晚上,這種“小而精”的課程為選修者提供了較為靈活的時間選擇。和許多青年熱衷于上夜校的風潮一樣,微專業的走紅同樣為人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寫下生動注腳。
也要看到,作為一種新的文化供給模式,微專業尚處于摸索階段,亟須解決課時少、授課深度有限、課程系統性弱等問題。
一方面,應在豐富課程內容、拓寬授課形式上下功夫。比如,在齊魯工業大學“啤酒釀造”微專業學習過程中,學生先在線上學習釀酒基本理論,再實地開展釀酒實踐,既有樂趣又有學識收獲。
另一方面,應完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提升微專業學分和結業證書的社會認可度,從而激發更多人的學習熱情。從實踐看,緊盯群眾需求,提升供需匹配程度,才能讓課程內容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獲得更多人的喜愛和歡迎。
放到更大視野來看,微專業受熱捧,也折射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提檔升級的新期待。遼寧沈陽在城市更新中,依托廢棄鍋爐房、老舊歷史建筑等建設“城市書房”,更好滿足閱讀需求;浙江美術館利用數字技術,推出沉浸式線上展覽,讓更多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多地博物館在游客高峰期延長開放時間,增加講解場次,確保服務質量……堅持需求導向,提供更多個性化、精細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全社會的文化獲得感就能持續提升。
面向未來,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適用性,必能把文化的燈火撥得更亮,為人們的精神世界提供更豐厚的滋養。
奮進新征程,不忘來時路。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大道上,讓我們向千千萬萬的老兵們學習、致敬,凝聚最強大的精神動力,勇毅前行。[詳細]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重大任務,明確改革路徑和具體舉措,為新時代新征程文化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舉措,[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闭温肪€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新征程上,落實好改革舉措,必須有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強干部隊伍,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詳細]
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有力保證[詳細]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組織部門身在其中、重任在肩,必須發揮帶頭作用,努力學在深處、干在實處,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凝結著黨和人民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作出重要[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要深化跨軍地改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發展和安全、富國和強軍,著眼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的戰略部署,是鞏固拓展國防和軍隊改革[詳細]
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其中一條就是“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實現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內在要求以制度建設為主[詳細]
社會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新時代黨的社會工作,對于走好黨的群眾路線,把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領域各類組織健康發展,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匯聚全社會推進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十[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背靠祖國的強大支持和粵港澳大灣區廣闊腹地,依靠自身不懈努力,未來的香港將更加光彩奪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