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蘇海蘭
打通科技幫扶的“最后一公里”,不僅要“幫”還要“育”,關鍵在培養更多致力于鄉村振興的人才
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2014年,我來到福建省南平市,開展中藥材栽培研究與應用推廣的科技幫扶工作。到田間地頭開展科技服務,是責任,也是光榮。
當好科技與田野的橋梁,幫助農民解決遇到的問題,是科技特派員的分內事。比如,七葉一枝花是重要的林下經濟作物。有些農民種植的七葉一枝花,經常不正常倒苗,嚴重影響種子的產量和質量。于是,我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在深山里住了下來,經常是白天鉆山林、進大棚做實驗,晚上分析總結,努力攻克技術難題。歷時7年,前后進行了400多項實驗,我們終于突破了七葉一枝花栽培和種苗繁育技術瓶頸,將出苗時間由2年縮短到6個月,出苗率提高12倍。這樣的過程并不容易,但只要能實實在在幫到農民,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值得的。
除了加強技術攻關,我們還創新生產模式,充分挖掘農作物的經濟潛能。我帶領團隊探索七葉一枝花、多花黃精套種靈芝的林下經濟模式,試水長中短期的復合種植模式。此外,我們團隊還研究了涼粉草與玉米、大豆間作,多花黃精與玉米作物等復合種植模式,在閩粵贛示范推廣中藥材種植近20萬畝,給當地農民帶來很好經濟效益。這種林下經濟模式不僅能提高種植效率,縮短回報周期,還可以改變以往采挖野生藥材、破壞生態環境的狀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過推廣新模式,農民“錢袋子”更鼓,村莊環境更美,一些鄉村探索出符合當地實際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打通科技幫扶的“最后一公里”,不僅要“幫”還要“育”,關鍵在培養更多致力于鄉村振興的人才。曾經,一家合作社的負責人從外地引進種苗,種下后卻生長效果不佳。得知情況后,我們和他一起建基地、育種苗,幫助他漸漸成為種植能手。如今,合作社的種植面積已超過1000畝,年收益可達60多萬元。同時,他還鼓勵大家一起致富,帶動鄉親們種植了3000多畝藥材。在互幫互助中,大家學習技能的熱情也持續高漲。如今,南平市光澤縣積極發起鄉土人才評選,讓符合標準的農民獲得鄉土人才的認證,推動培養了更多農民科技特派員。鄉親們從依靠科技特派員到成為科技特派員,折射出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前景更為可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將秉持初心、努力奮斗,繼續發揮專業所長,努力鉆研出更多成果,在鄉村振興中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高級農藝師,本報記者施鈺整理)
只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強、把基層政權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基才能穩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詳細]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站立在浸潤優秀傳統文化的中華大地上,手握科學真理,腳踏人間正道,沐浴文明輝光,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不斷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我們信心滿滿、底氣十足![詳細]
在“七一”建黨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重溫經典紅歌,感悟信仰力量。[詳細]
沂蒙精神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期在沂蒙山區形成的一種偉大精神風貌,它體現了中國人民與國家和民族共同奮斗、共同前進的決心和勇氣。沂蒙精神在新時代仍然熠熠生輝,對我們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進步具有深遠影響。[詳細]
全球治理體系正處于調整變革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提高我國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做全球治理變革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引領者。這就要求我們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國際傳播,做好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譯介闡釋,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詳細]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大力弘揚中華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創新性,扎根中華大地,繼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和中華文化的精神特質融會貫通起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詳細]
“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山東是文化大省,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譽,在這里誕生了孔子、墨子、孫子、書圣、醫圣、農圣、工圣等眾多名家智者。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賡續歷史文脈,山東責無旁貸,[詳細]
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領導干部要放下架子、沉下心來,甘當人民群眾小學生,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關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特別是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具[詳細]
無限風光在險峰,科技創新同樣如此。使命召喚,夢想催征。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傳承老一輩科學家以身許國、心系人民的光榮傳統,廣大科技工作者定能讓更多科技創新成果閃耀在強國復興的偉大征程。[詳細]
2023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育英學校談到新時代中國好兒童時,給出這些關鍵詞: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斗。這二十四字箴言飽含了總書記對少年兒童深深的期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中國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