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 只有堅持“兩個結合”,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指引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
當前,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全黨深入開展,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持續迎來參觀熱潮。序廳內,600平方米的《長城頌》巨幅漆畫壯麗雄渾。巍巍長城盤旋而上,象征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一路走來,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在薪火相傳中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走出既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莊大道。
凡樹有根,方能生發;凡水有源,方能奔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深刻指出:“我們的社會主義為什么不一樣?為什么能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關鍵就在于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于兩個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 風雨如晦風雨兼程,大道如砥大道直行。中國道路的每一步開拓,都是基于中國國情和中華文化的實踐探索。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開創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與中華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傳統,‘兼容并包、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關聯。我們沒有搞聯邦制、邦聯制,確立了單一制國家形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順應向內凝聚、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發展大趨勢,承繼九州共貫、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中國文化大一統傳統。”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并最終扎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回望歷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使黨掌握了強大的真理力量。
偉大的事業薪火相傳,思想的光芒照亮前程。前不久,在第二十九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場,多語種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吸引眾多中外讀者駐足關注。透過這部權威著作,人們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旁征博引、取精用宏中,深刻感受思想的偉力,體悟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運用中華文化智慧開創治國理政新境界的歷史自覺與歷史自信。傳承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為邦本”的思想,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借鑒“政之所興在順民心”的治理思想,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確保完整有序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將協和萬邦的和合智慧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機結合,倡導“講信修睦、親仁善鄰”,引領新時代的中國攜手世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兩個結合”,科學回答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新時代偉大實踐雄辯地證明,只有堅持“兩個結合”,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指引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應該清醒認識到,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和超大市場規模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國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種壓力和嚴峻挑戰。越是面對困難挑戰,越要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越要善于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兩個結合”,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寶庫進行全面挖掘,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不斷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奮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繼續推進“兩個結合”,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我們一定能取得更為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好制度、政策的價值驅動和戰略牽引作用。”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深化[詳細]
讓愿擔當、敢擔當、善擔當蔚然成風,還要把“三個區分開來”落到實處。對于干部在干事創業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如果不分情況、不分性質搞“一刀切”,容易挫傷干部改革攻堅、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把“三個區分開來”落到實處,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詳細]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直接關系高質量發展和國家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強調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決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重大風險攻堅戰[詳細]
新時代新征程,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是一面“行走的旗幟”。面對更加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根深深扎在群眾的沃土,不斷增強群眾意識,提高群眾工作能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骨干力量。[詳細]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戰略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重要思維方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戰[詳細]
以放開搞活匯發展之力、聚創新之勢。做好“放”的文章,就要培育“放”的多元主體,“放”出經營主體的活力、基層一線的動力、社會各界的合力、群眾創新創業的潛力。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建立“親清政商關系”的內涵意義與路徑,光明磊落同企業交往,幫企業解難題,[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將秉持初心、努力奮斗,繼續發揮專業所長,努力鉆研出更多成果,在鄉村振興中作出新的貢獻。[詳細]
以放開搞活匯發展之力、聚創新之勢。做好“放”的文章,就要培育“放”的多元主體,“放”出經營主體的活力、基層一線的動力、社會各界的合力、群眾創新創業的潛力。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建立“親清政商關系”的內涵意義與路徑,光明磊落同企業交往,幫企業解難題,[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將秉持初心、努力奮斗,繼續發揮專業所長,努力鉆研出更多成果,在鄉村振興中作出新的貢獻。[詳細]
只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強、把基層政權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基才能穩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