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楊 明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蘇考察,對江蘇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希望江蘇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實現新提升。這為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繼續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新突破、新作為、新經驗、新提升這“四個新”,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聚焦重點領域,為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才能實現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夯實物質技術基礎。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產業鏈供應鏈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才能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加強探索,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積累豐富的經驗智慧。社會治理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才能更有力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領會這“四個新”的理論意義和實踐要求,全面把握著力點,做到謀深謀實、落細落地。
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新征程上,必須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區域創新高地,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不斷優化政策環境,營造良好企業創新生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當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面臨重構,維護好、保障好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新征程上,必須在強鏈上下功夫,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鞏固傳統產業優勢,強化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在補鏈上做文章,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在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弱項上持續用力,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在延鏈上出實招,著眼未來發展,把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和產業升級方向,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領域構建新的增長引擎。
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新征程上,要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讓文物和文化遺產煥發光彩、永續發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實現新提升。只有持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與時俱進,才能更好保障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新征程上,要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和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和鄉村治理協同推進機制,提升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智慧城市建設水平,不斷增強社會治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加快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需要鍥而不舍、久久為功。要圍繞“四個新”的要求,匡正干的導向、增強干的動力、形成干的合力,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實際行動干出一番業績。只要我們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主動、聚合眾力,以釘釘子精神、聚焦實際問題抓落實,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積小勝為大勝,就一定能創造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業績。
(作者為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當我和這些遺跡發生觸碰時,腦海中抽象的思想與概念變得具體、鮮活起來。”一位博士研究生在朱熹園中的感慨,道出很多人的心聲。漫步其中,不覺間,前行的腳步更加有力了。面向未來,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就一定能創造出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詳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方法、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目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創了在深厚傳統中取精用宏、固本開新的大格局大氣象。歷史照亮未來,奮斗成就偉業。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中華民族正向著“長[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更好發揮自身所長,增強競爭優勢”。橫琴與澳門一水之隔,最近處不到200米。地緣近是優勢,人相親是活力,設施聯通夯基礎,機制相通強支撐,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搶抓機遇,更好實現粵澳優勢互補、良性互動,推動粵港澳大[詳細]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遵循文明發展規律,尊重文明多樣性,促進文明價值共通、文明成果共享,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鋪就了康莊大道[詳細]
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理念引領不斷增強,交流機制不斷完善,務實合作不斷深化[詳細]
有年輕人用戲曲聲腔演唱流行歌曲,贏得廣泛關注,許多90后、00后選擇買票進入劇場,領略戲曲藝術之美;有人以年畫、剪紙等為素材開發聊天表情包,推動年畫銷售量大幅增長;有人緊抓影視劇熱點,力推國風漢服茶道等走入生活日常……期待更多年輕人加入傳承隊伍,發揮奇[詳細]
為扎實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年群體中入腦入心、見行見效,特組織開展“青春綻放奮進路”理論云宣講活動,面向我省廣大青年、大學生、青年理論工作者征集宣講作品。活動由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省教育廳、共青[詳細]
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項重要任務就在于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詳細]
面對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各種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政黨要敢于擔當、勇于作為。我們要立足本國國情,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國家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尊重和支持各國人民對發展道路的自主選擇,共同繪就百花齊放的人類社會現代化新[詳細]
經濟波動是市場經濟中的正常現象,經濟總是在波動中運行。我們既要看到短期波動,采取有力措施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更要正確認識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大勢,充分認識并用好新的戰略機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增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