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把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
繼續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乘勢而上、順勢而為,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俯瞰馬爾代夫胡魯馬累島,五座橋如玉帶橫臥碧波之上。曾經,胡魯馬累一期島和二期島之間只有一座臨時搭建的木樁小橋,居民時常抱怨出行不便。中國企業在兩島之間建設五橋項目后,兩個人口密集的島嶼實現互相連通,還帶動了商業、文化旅游業發展,當地人感慨:“中國企業在胡魯馬累承建了住房、橋梁等項目,豐富了這座城市的面貌,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兩個島、五座橋,猶如一扇洞察馬爾代夫發展變遷之窗。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增進民生福祉,順應了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
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2019年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讓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把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一大批標志性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促進了增長,傳播了技術,增加了就業,改善了民生。
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迫切任務。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國家民眾獲得感的重要途徑。方便病患求醫問診的醫院、保障當地糧食供應的面粉廠、能把清潔飲用水送到千家萬戶的水廠……在減貧、農業技術、職業教育等民生領域,一個個接地氣的項目有效提高共建國家人民生活水平。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真正惠及民生、獲得老百姓歡迎的是最好的項目”。抓住關鍵的標志性工程,推出一批有利于共建國家民生改善的項目,合民愿、惠民生、聚民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一步走深走實,為各國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帶來實惠。
和平安寧、繁榮發展的幸福生活,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探索遠親近鄰共同發展的新辦法,開拓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世界銀行預測,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相關投資有望使共建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契合中國和共建國家發展需要,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順應了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聚焦重點地區、重點國家、重點項目,把“一帶一路”建成“減貧之路”“增長之路”,廣闊前景令人期待。
以天下之利為利,以人民之心為心。習近平主席強調:“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現共贏共享發展。”發展起來的中國沒有獨善其身,而是同世界各國加強合作,共同探尋人類社會所面臨挑戰的解決之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堅實步伐,繼續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乘勢而上、順勢而為,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必能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心合意同,謀無不成。中國舉辦的菌草技術國際培訓班,給許多國家民眾帶來新機遇,成為互利共贏、造福人民的生動寫照。在斐濟,菌草技術被譽為“島國農業的新希望”;在萊索托,農民稱菌草為“致富草”;在盧旺達,3500多戶家庭參與菌草生產,每戶每年收入增加了1至3倍。一條條“幸福路”、一座座“連心橋”、一片片“發展帶”落地成為現實,共建國家民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從歷史延伸向未來,“一帶一路”這條陽光大道必將越走越寬廣。
心合意同,謀無不成。中國舉辦的菌草技術國際培訓班,給許多國家民眾帶來新機遇,成為互利共贏、造福人民的生動寫照。在斐濟,菌草技術被譽為“島國農業的新希望”;在萊索托,農民稱菌草為“致富草”;在盧旺達,3500多戶家庭參與菌草生產,每戶每年收入增加了1至3倍[詳細]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銳意進取、守正創新、團結奮斗、扎實工作,一定能不斷書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新篇章、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詳細]
翻山越嶺、跨洋越海,絲綢之路是古人創造的互聯互通奇跡。如今,遠洋巨輪劈波斬浪,“鋼鐵駝隊”跨越大洲,續寫著新時代的絲路故事。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以共建“一帶一路”合作10周年為新起點,加快發展戰略對接,推[詳細]
一切偉大的實踐,都需要科學理論的正確指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加強理論思維,總結好、運用好黨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思想理論成果,更好指引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詳細]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充[詳細]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杭州亞運會給全世界留下難忘的杭州記憶。讓我們帶著這份美好的記憶,走人間正道,干正義事業,堅定不移朝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構建亞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詳細]
文明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進步的標志。五千多年來,中華文明猶如一條波瀾壯闊的長河,一路奔涌、浩蕩向前,歷經風雨綿延不絕,飽經滄桑歷久彌新,在人類文明史冊上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詳細]
展望未來,中共二十大制定的發展藍圖將在實踐中得到落實,并將深刻影響整個世界。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冰中兩國必將迎來更多互利共贏合作的機遇。[詳細]
“萬里無云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中秋節是團圓的象征、情感的寄托、文化的紐帶。讓我們共同感受中秋意蘊,深入體會其中蘊含的精神、價值與能量,更好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賡續傳統中走向未來。[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大重要部署,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詳細]